这个标题吸引人吧,其实我本来是想写《论弦乐在流行乐团中的表现力》,但我想这样写就完蛋了,文章一定没人看。

 

我没组过乐队,只是最近看了两部综合节目《一起乐队吧》、《乐队的夏天》后,结合看的音乐会和了解的乐队谈谈自己感受。

 

什么是弦乐?就是和通过摩擦(小提琴)、敲击(扬琴)、拨弹(吉它、贝斯、竖琴)琴弦发出声音的乐器都算弦乐。其实钢琴也算敲击弦乐,但现在习惯分为键盘乐器。与弦乐对应的就是管乐和敲击乐。

 

 

 

在一起乐队吧,特别激动的看到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马头琴这些泠门乐器,这些乐器在个人秀时,表现非常惊艳,而且颜值非常高。于是我就怀着期待的心情往下看这个节目。

好巧不巧的是,第一次小提、中提就和琵琶等乐器组成无主唱组,表演《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280分,获得第三名,这第一次亮相表演可以说让小提、中提到达这款节目的巅峰状态,后面我竖着耳朵听,都听不出提琴的存在感。

小提、中提、大提在全程都佛系的跟着节目推进,拖拖拉拉的进到半决赛,一直没再让我看到激动的光芒,眼看处在待定三进一时,立刻要淘汰,小提和中提的小宇宙又爆发了,合作了一首《人生的旋转木马 + The trooper(overture)》,又以第一名的身份突围成。

 

 

为什么提琴和乐队一起时,就失去了光芒,而独奏或无主唱时就表现很厉害呢?

我最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我仔细想了想,好像真没有提琴乐队让我有映象,我心里比较深的提琴表演有以下几次形式:

 

(1)独奏

《一起乐队吧》时的提琴选秀环节,最后待定提琴突围环节,这时没有其它声音干扰,提琴的韵味和能量能全程送到我耳朵里,我的注意力完全被表演者吸引。

还有王力宏《落叶归根》的现场表演,刘宪华的表演都非常棒,这种例子太多了。

(2)协奏

像 David Garrett等,在提琴表演时,其它声部会减少或停止音乐,留出空间来让提琴表现。或是像 Ayasa绚纱 在现场表演时,会曾加小提琴的音量,并往台前站。

(3)弦乐重奏

两小一中一大是最经典的弦乐四重奏,完全考验表演者的功底,非常吸引人。比如鲍罗丁乐队。

(4)乐团

在乐团中,弦乐部偶尔低鸣优美婉转,偶尔共鸣掀翻会场,存在感和表现力都非常强!

 

 

说几句题外话,《一起乐队吧》锁啦这个角色也很尴尬,存在感和表现力太强,太抢镜了,很难融合在乐队中。琵琶就更难融入乐队,最后在居然是无人组队而退赛。小号、马头琴只能说没事拿出来秀一下,平时都收着。

看样子乐队还是最精典的铁三角组合:吉它、贝斯、鼓。

不过,世界因为不同而精彩,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才更有收获,我的小提琴故事,还在继续。

最近想找一些钢琴和小提琴的合谱,没想到知乎上常看到大家提这个问题,巧的是我学小提琴,宝宝学钢琴,便试着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共同点

(1)乐器本身

钢琴和小提琴都是西洋乐器,都属于殿堂级别乐器,钢琴是乐器之王,小提琴是乐器之后。都是世界流行和认可的大众乐器,无论从乐谱、师资、受众等,资源都是最多的。学习从钢琴和小提琴开始都比较适合。

(2)花费相当

看似钢琴很贵,每台都要上万级别,感觉学小提琴能省钱,其实不是这样。

小提琴少儿开始学,要分 1/4琴、2/4琴、3/4琴、成人琴。另外琴弦、弓弦、松香等都是消耗品,需要定期购买。入门小提琴一般在1000元以上,演奏级约5000元以上,顶级的没有上限。很多上世纪或大师的琴,卖几十万美元,是比较正常的,不算新闻。

学乐器真正费钱的是上课,平均每节课45分钟,一对一收费 100~300元之间(按200元算),平均一周一节,一年约一万。一般钢琴学到十级,非专业最快需要5年时间,大约5万。另有考级费、演出费等另算,总费用约十万。

所以,从长远来看,学钢琴和小提琴的总体花费是差不多的。

(3)时间相当

钢琴虽然入门容易,但是进阶比较难,我拿小孩的书《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1》(小汤1),非常简单就上手了。但换(小汤2)就明显难多了,一共有10本,可以想像未来钢琴学习的路比较坎坷。

小提琴入门很难,对音准、力道、配合、协调等要求非常高,第一年基本上不要想拉一首完整的歌曲,这里很打击初学者信心,一定要坚持熬过来,不能心急。过了这个阶段后,不是说一马平川、势如如竹,只是心里的承受力和耐力提升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

所以,整体想用业余时间学完钢琴十级或小提琴十级,大概最少5年时间。

(4)乐谱相通

钢琴使用高音谱加低音谱,小提琴使用高乐谱,所以拿到乐谱,完全不用切换,直接上手就可以。而且对乐谱旋律熟悉,基本上能盲扒下一首歌谱,比如“欢乐颂”。

(5)拉风程度

我个人认为,小提琴的表现力更强一点,因为不光是表演,还有形体和造型。(比如坐着拉、站着、走着)

 

二、不同点

(1)分类不同

虽然钢琴和小提琴同属弦乐,但弦乐又分:

  • 擦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二胡、马头琴……
  • 拨弦乐器:吉它、贝斯、琵琶、古筝、阮……
  • 击弦乐器(键盘乐器):钢琴、扬琴、手风琴……

其中擦弦和拨弦可以互通,理论上小提琴可以当吉它弹,吉它安个棍就可以拉,这对力度、角度、速度都有要求,内有玄学,很难掌握。

但击弦乐器比较机械,发音干净、精淮,回馈可预期,所以也是钢琴最容易入门的地方。

(2)属性不同

钢琴所有的音都是单独,想表达一个长音要多按几次。而小提琴的音是连续的,就像唱歌一个啦能啦半天。优秀的小提琴手,一弓能拉一分钟,中途声音不断。

(3)表演场合不同

小提琴自出现之时,多出现在交响乐中,比如室内交响乐、大型交响乐。最考验技术的就是弦乐四重奏和小提琴协奏曲。所以小提琴讲究的是配合,一个人拉的再好,听久了(10分钟后)也会觉得疲劳,需要其它中音和低音的搭配。

钢琴因有88键,覆盖了高、中、低三个音阈,而且十个手指可以同时发声,产生多重立体声,一架钢琴就可以完全独奏整个音乐会。

所以小提琴多出现在乐队乐团中,钢琴会独立表演的机会多些。

 

三、其它

 

(1)关于弹唱

很多人都想过自己的乐器给歌唱伴奏吧,事实上这是件非常难的事,因为要记词、动嘴、动手,要一心多用,这时手上乐器动作完全不能过脑,靠肌肉记忆,脑中以唱为主。

钢琴的弹唱是可以的,王力宏、周杰伦都有表演过。不过个人觉得没个十年功夫,达不到那种水平。

小提琴是一定不可以的,因为用下巴夹琴,完全张不开嘴。

其它可弹唱的有吉它、尤克里里、手风琴……

 

(2)钢琴和小提琴同时学

这个问题想想就好了,开始的时候可以分别尝试一下,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后,专心学习一门。

实在想同时学,也分清主次,设立好合理目标。

 

(3)学音乐为了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都没想过,看周围有人学,便跟随学习,或做为社交属性或提高自身层次的工具。

这样的目标不是不对,只是比较功利,难以持久,如果把同样的精力放在主业学习上,收益会更大。

我学习音乐的收获有两点:(1)沉浸在音乐的乐趣中,每当演奏自己喜欢的音乐,从生到熟,攻克难关,最后能把自己感动到。(2)通过音乐,打开与世界联接的窗口,可以通过音乐了解相关历史、宗教 、文化、思想,丰富自己的知识边界,提高审美和对人生的追求。

当我开心时、生气时、难过时、困难时,只要拉开小提琴,那一刻会忘了身边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其中,那一刻是宁静、幸福的。

至于表演、社交等是附属品,不用太强求。

 

四、建议

对于初学者拿不定主意,建议【从钢琴开始】,毕竟上手容易、气质高雅,对乐理的覆盖完整。

但这也不是绝对,其它乐器,如果是真心喜欢,不用纠结,直接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还是首推比较常见的乐器,毕竟资料丰富、老师好找,比如吉它、笛子、古筝、架子鼓等。比较小众的乐器最好先学完乐理后再学不迟。

钢琴和小提琴建议在5岁之后开始学,因为手指比较有力,理解能力也能跟上。管弦乐对肺活量要求比较高,十岁开始也不晚。

最后,把乐器的学习作为陪伴终身的事情,就像吃饭、上网、骑车、游泳一样看待就好,融入到生活中去,不要太追求考级和练名曲,随心随缘就好。希望大家从学习中收获自己的幸福。

小提琴和中提琴看似很像,实际相差非常,差别不在于演奏技巧,而是在于自事定位与发展方向。

  • (1)中提琴的资源非常少。中提琴使用的乐谱是中音谱,中音谱比较少,特别是流行音乐,基本上三大谱(钢琴、小提琴、吉它),而且练习曲枯燥,找老师和考级也不太方便。
  • (2)中提琴在乐团中定位是承上起下作用,即没有大提琴的沉稳、浑厚,也没有小提琴的高亢、嘹亮,在表演的时候少有存在感。
  • (3)中提琴更大、更长、更重,身高手长的人使用有优势。

如果想学中提琴,可以在小提琴或大提琴学习一段时间后,转入中提琴。

中提琴虽然有一些限制,不过完全可以把中提琴当成小提琴来使用,并使用小提琴乐谱,问题不大。

一直很喜欢卡农,我学小提琴的第一节课,就和老师说学琴的两个目的,一个是和宝宝合奏黑猫警长,另一个就是演奏卡农。这次能有卡农专场音乐会,一定要感受一下,就算是外行,卡农也听过不下几十个版本,几百遍,还能听出一点细节。很可惜的是,这场音乐会没有给我留下好的映象,可能是我不太懂音乐,或是这个音乐太新颖,下面就谈谈自己觉得不喜欢的地方:

【爱乐汇轻音乐团】

钢琴 + 大提琴 + 中提琴 + 小提琴x2 + 单簧 + 打击乐若干

————————-

一、改编太多让人难以接受

首先要提的就是《卡农》和beyond的《真的爱你》混合版。卡农是古典音乐,真的爱你是流行粤语歌曲。卡农是西洋乐演奏为主,真的爱你是吉他和架子鼓演奏,虽然混在一起听起来比较新奇,但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而且没有惊艳的美感,只有惊诧,就像咖啡加香菜。

其次是土耳其进行曲,改编后有种魔幻和卡顿的感觉,听起来不舒适和流畅。

《得到》app的一个研究专家说,创新占15.8%是黄金点,正好从熟悉的感觉中发现不同,这是最幸福的事,也是快速进入心流的有效路径。

二、音乐的细节听不清楚

在去听音乐会前,做了一些功课。拿出他们乐团之前的作品反复在听,感觉还不错,很期待现场的表现。可是在现场很难听到细节,就像QQ音乐里的歌曲是PS过。

我的位置是中排,如果我的位置听不清楚,那后排和楼上的人就更听不清了,以致于从头到尾都很难感觉到到中提琴和大提琴的存在。

三、自创作品较多

自创作品可以尝试,但不益过多,在下半场6个节目中,有4个原创(不想离开的晨星、再见了遥远的离人、明天……),而且这几首的曲风比较接近,都是浪漫抒情类的歌曲,让节奏比较拖沓,听完很难有记忆点,普通听众听一遍很快就会忘。

我们普通观众的欣赏水平有限,用一些熟悉的旋律更容易引起共鸣。而且古典的、流行的名曲多的都演不过来,为什么要挑战这样高度的事情。我觉得10首中有两首比较合适,上下场各一首,穿插进去。

其它我还有些不太满意的地方,比如中提琴、大提琴没有存在感,可以加些独奏、协奏的形式,四弦乐、单簧+钢琴、大提琴+钢琴,都是非常精典的配置,可以尝试,并且能调动气氛。另外整场音乐场没有太多高潮的地方,我在视频中看大卫·葛瑞特、Ayasa的音乐会,都很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可以放开一些,把现场暖起来,我能明显看到下半场好几个小孩睡着了,旁边的人打哈欠和叹息声。

当然,我谈的非常不专业,只是从听众的角度提些建议,我也会努力提高自身音乐水平,及时纠正错误观点和大家共同进步,祝每个人都能从音乐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感动。

从年少时一直认为音乐就是唱唱歌、学学乐器,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对生活也没什么帮助。但真正系统的学习小提琴后,我发现对人生的改非常大,特别是眼界的提高和知识边缘的拓展特别明显,通过音乐学习,把很多零碎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对事物的见解和感悟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下面就来谈谈具体有哪些变化。

一、认识了乐谱,了解乐理

大部分人都只认识简谱,可能有些人简谱都认不全,学习一首歌完全都凭多听多唱几次的感觉记忆,这种乐感是比较模糊和难定量。乐谱学习一定要学习五线谱,就像学语音先学英语一样,是一种通用语言,认识了五线谱,就可以快速还完旋律的“原汁原味”,而且乐谱的学习中有很多知识小点,每拿下一个知识点,都有满满的成就感。

乐谱的学习只是入门,真正难的是乐理知识。乐谱又细分为钢琴乐谱(加入左右手和脚踏等)、小提琴谱(指法、上、下弦等),最复杂的是指挥家使用的指挥谱。可以说音乐的边际,就算倾终身之力也难以学完,不过好在我们只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乐谱、乐理知识即可顺利演奏。

二、接触到音乐背后的故事

因为小提琴是西洋乐器,那自然和交响乐联系紧密,最近听了一本《如何听一场音乐会》(严伯钧)的课程,受益良多,原来交响乐分合奏、独奏、室内乐、音乐剧等形式,而且乐器之间的CP搭配自古就有模式,比如室内四弦乐,一把大提琴、一把中提琴、两把小提琴,那真是高低立现的实力对决,也是最高层次的技术展示。

另外因为学小提琴,关注了很多小提琴家,比如大卫·葛瑞特、Ayasa、Lindsey Stirling、The Piano Guys、Akiko Suwanai、宮本笑里、川井郁子、 吕思清,这些音乐家在演奏时给我美妙的感觉,那表现力和感染力,让我忘记时间和生命的流动,激动无比,非常向往。

三、通过音乐让自己找到了宁静

学习音乐的路是枯燥的,只有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保持持久的动力。我的生活杂事比较多,但在练琴的那段时间中,会忘记一切杂物,心无旁骛的练琴,因为稍有分神,一个音就会弹错,所以迫使自己集中精神,慢慢的自己习惯这种状态,在拿起琴的那一刻,心情就平静下来。

而且如果在演奏自己熟悉的曲目时,可以忘我的把感情投入进去,连自己都会被感动到。

四、音乐可以拉近人之间的关系

我和宝宝在一个音乐机构学习,里面的老师都认识我们父女两,她练的是钢琴,我提的是小提琴,我们约定以后要合奏黑猫警长。我家宝宝还是我的钢琴老师,因为有时间练琴我也忍不住上手搓两把,觉得入门的难度不大。

学小提琴的事后来公司有同事知道,在公司征集节目上,被抓壮丁拉上去凑数,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同事之间有想学音乐,我也鼓励他迈出第一步,什么时候开始都没问题。

五、音乐与其它知识相联接

我的年会节目是天空之城,也很喜欢很多日本小提琴家,最近很喜欢一首叫《lemon》米津玄师的歌,很想学唱学演奏。在学唱的时候,就涉及到日语的发音,我又找到相关教程,学习日语的罗马音读法。

另一个,我觉得音乐和数学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小提琴的琴弦减半,声调高8度。我是计算机出身,对老师上课时说的节拍、小节、升调等,都能想像成数学公式在脑海中存储,理解起来不是太难。

 

也许有人说,能对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实际的帮助吗,能赚到钱吗?我可以明确的说,短时间是不能。那为什么要花时间学呢?为什么不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呢?

那想问,什么是真正的意义?对于我来说,让内心平静,让思维进入心流就是有意义的事。我与音乐的缘份,会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伴随终身。

曾在知乎上看到大神关于小提琴的学习之路曲折陡峭,曾想着工作忙碌一定无法坚持只能半途而费,曾看过老婆的反对和朋友们的惊诧,在上台表演的那一刻,一切都灰飞烟灭,我证明了自己,也完成了梦想,那一刻手在颤抖,不是紧张,而是激动,我会为此骄傲一辈子。

真是没想到,才练了3个月就在公司的年会上表演,而且效果还不差。通过这次表演,让我对学琴更加紧张和专注,并且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后,给自己注入了强大的自信。而我的老师点评是打通了任督二脉,现在识谱和学琴的进度大大提高。

没有骄傲,我知道未来的路而很长,小提琴我会一生倍伴。

16年的时候9月的时候,不知为何突然迸发出想学小提琴的想法,当时只是觉得这是我无法不切实际想法中的一员,没想到这颗种子在心里埋藏了整整两年后生根发芽。

当我收到小提琴,将要打开的那一刻,心里突然有种恐惧和害怕,也许这个梦放在心中才最美好,没事时拿出把玩品味,还有一点点得意和美味,但真正开始学习,就会有各种问题摆在面前,长时间练不出一首曲子、没时间练习、枯燥乏味的训练、还有老婆的埋怨和小孩的期待,这都会让我这颗玻璃心受到伤害,我怎么能忍心让美好的梦想受伤呢?

小提琴握在手中,很轻但很有握感,光滑的漆面反射着均匀的光泽,仿佛等着主人开启一段华丽的篇章,我很小心的叮嘱小孩,千万不能霍霍小提琴,因为乐器是有灵性,只有爱的灌输才有美的回报。琴弓在另一手中,轻搭上琴弦,轻轻的一较劲,发出吱纽干涩的噪音,这是我期待以久的声音,我知道每个生命的第一声都是啼哭,仿佛预示着未来的无数可能。

小提琴装回盒中,轻轻的拉上拉链,一切好像还有点不真实,仿佛刚才的声音并不是在这个房间里发出的,而是从灵魂的深处涌现。小提琴的子弹飞了两年,终于击中了靶心,我知道这只是开始,开始就不要停止,我会在每周六的晚上,请老师调弦上松香,请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着小提琴真正的故事,希望这个故事长久而绵长,伴我终身。

从上次心里萌发想学小提琴至今已有43天了,我的心里那冲动热情已不太强烈,但我对小提琴的喜爱确没有减少太多。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听音乐的人,我喜欢听有声书,觉得这样能接收知识,音乐反复听没有任何营养。但小提琴给我很大的改变,在我心情不佳或疲惫的时候,会听上一两曲,那时觉得内心平静且安宁。

而且,这段时间里,我能立即分辩出交响乐中的大、小提琴,还喜欢上大卫·葛瑞特​和宫本笑里的小提琴,还能听出小提琴中演奏时感情充沛的片段和某些不和谐声音。

再等等吧,我爱你,但不是现在,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会投入全部身心!​不大。

在知乎的一个帖子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小提琴想完整拉出一个曲子,要练习12000小时,钢琴需要8000小时。

算算看,如果一天两小时的话,大概是16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大概可以退休时用来陶冶情操。

那样的话就不用急于这一时,我决定把这个想法收藏起来,先假设自己有琴,先多了解与琴相关的书籍、视频,学习五线谱,熟悉一下乐感和乐理。如果在能明年4月份顺利考完试,并且还房贷压力不大的前提下,我就买把好点的小提琴。

设立五年以上的计划用半年时候准备,可能会显得庄重和诚意,让心中的小提琴飞一会吧。​​

在去考PMP的途中,为保持头脑清醒,没有如往常听一些有声书,而是听了些古典音乐,当无意听到卡农这首歌曲,里面的小提琴演奏让我如痴如醉。那时我想,如果能后备箱里放一把小提琴,当放车开到无人的地方、喜爱的地方、有感而发的地方,拉一首小提琴卡农,那是人生多美妙的事,而且我喜欢的福尔摩斯也很喜欢演奏小提琴。

原以为只是突发之想回头就忘,没想到这颗种子在心里慢慢发芽,我知道我无法回避它,但我已经过了年青热情疯狂的岁月,如果我要决定做就一定要有结果,不能半途而废。于是翻看了一些小提琴视频,当近距离看到这此视频时,和手机里听的感觉完全不同,看着表演者专注的神情,优雅的身形,音乐如瀑布般从指缝中流淌下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在知乎看到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如果只是票友,最好学点简单点的乐器,比如电子琴、笛子、口琴,上手快容易出成绩,多练几次还能当众表演。而小提琴是通过拉弦持续发声的乐器,并且不像吉它有按键的方格区域,所以单单只想把音发出就非常难,然而音准、然而持继、然而稳定,最后感情饱满,这每一步都要经历很长时间。简单的说吧,同样一年时间,钢琴基本上考个初级、公司年会表演都不什么问题,小提琴只能拉个小星星啥的,还不一定拉的好听。

在看过多个小提琴视频之后,总结出3点:

(1)入门很难,别的乐器弹错,只是不准而以,不会让听从觉得“跳戏”,特别像是吉它、口琴之类很容易遮过去。小提琴如果不小心拉走弦(我不知道如何形容),就像金属摩擦一样刺耳,让人有逃离的冲动,这也很让初学者失去信心;

(2)独奏很难,小提琴音域在主要表现在高音范围,听久了有点尖锐刺耳,要和其它乐器中和起来就比较舒服;而且只有4根弦,就是说同时最多只能发出4个声音,没有和声。不像钢琴同时能发10个不能的音,而且有88个键,完美覆盖低中高三个音域;

(3)​美女拿好看,我看到David Garrett在拉小提琴时,他身高 1.88米,小提琴在他手上如同玩具,有点不太协调;

先不给自己设限,让思想飞一会,在做出理智决定前,多看看这方面的文章。当​无意间看到小提琴、中提琴、钢琴合奏的冰雪奇缘主题曲,我想到中提琴正好解决小提琴高音的张扬尖锐和身高比例问题。当我更多的了解中提琴后,我发现更喜欢中提琴的相对温和、轻柔、悠扬。

我现在有两个纠结的地方,一是把同样的时间用在技术本职上,会有很大的提高,但用在兴趣爱好上,而且是不一定能坚持下去的事,真的合适吗?二是现在时间基本上排满,没有什么稳定的时间段,能保每天的练琴时间吗?

我自己都不相信!再看看、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