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的项目要参加一个大型会议,要印刷一批画册,本来很简单的一个事,结果让我非常恼火。

最终的时间结点是11月23日,11月初就开始筹备此事,在产品和时间节点都定下后,原以为可以按步就班的执行下去,没想到在设计的环节一波三折。

第一个美工,第一版设计如下图。

 

看的出来,在做这个图时,美工头是晕的没有想法,而且设计水平一般,只能按照原型图和文字做简单的排版。

在我看到效果图后,发现这中间有我的问题,我给的文字或多或少对设计排版不利,于是我立刻修改文字、调整布局、原型和时间计划。

 

在拿到第二版设计后(下图),比原先一版好了许多,但设计水平还没能达到我的要求,这个是能力问题,不能太苛求,这需要积累和成长的过程,在我正准备提出修改意见的时候,这个美工因为发烧请假了,请假请的太突然,就连源文件都没交的请假了,而且请假时间暂定一周,现在留下我们这群人傻眼了,离最后开会日期还剩7天。

我们当机立断,换人来做,正好这版设计水平也不满意。

第二波人来的时候,一顿神侃猛如虎,拍胸脯保证妥妥的,结果就给我看这个(下图)

 

我就不再评价了,现在离开会日期只有4天了,还要印刷,只能硬着头皮印刷。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在做产品方案的时间,都比她们两个设计时间之和要多。

我觉得做设计看两方面,第一技术,第二态度。技术的不足我可以包容,都是从菜鸟走上来的,但做事不认真就是态度问题。

我给自己的标准是,产出的设计作品放在站酷上没有问题,假如哪天用这份设计去面试,我能拿的出手,最重要的是【致良知,无愧于心】,与大家共勉。


事后两天,剧情有了巨大反转

据小道消息,设计师美女,是公司老总的领导集团老总女儿,市场部的主管过来和我们主管打招呼,说“别说设计好不好看,就说哪里要修改就行”。

因为昨天会后,集团老总和公司老总打招呼了。

还好我当时没痛快的发出心中怒气,不然年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准备漂亮简历了,哈哈哈!

最近在听 Anyway设计杂谈,讨论设计是不是吃青春饭的问题,我有感而发从正反两个角度说明我的立场,我认为设计不是吃青春饭!

一、说吃青春饭的理由

(1)好的创意和另人惊叹的成就大多出现在年轻时期,代表人物有牛顿和爱因斯坦,他们的晚年让人叹息;
(2)年轻人有充分的精力100%投入工作中,在有一定的TITLE(头衔、职位)后,会受管理、政治、家庭、文化、成本等思维束缚。
(3)从成本来说,BAT公司的高级设计年薪在50~100W,同样的钱可以招5~10名设计,那一月的作品量比是2:20。有钱的公司可以这样玩,但普通公司多招人即能满足日常工作,又有优质作品的产出概率,这是行业现状,也是老板喜欢的。
(4)真正的大师并不是一个人完成所有工作,很多工作是自下而上的发起,最后汇总在总设计师那边签名提交。

二、说不是吃青春饭的理由

(1)只有第一的公司才赚钱,现在随便拉个路人问想成为富士康还是苹果?
(2)人多虽然工资相同,但增加了许多隐性成本,比如沟通、推诿、扯皮、后勤、管理、士气等,这些风险不可估量。
(3)高阶设计是能解决的20%低阶设计师不能解决问题,这正是最大的溢价空间,特别是针对不差钱的公司,强强联手的专业合作能摧枯拉朽的解决一系统隐藏风险,快速走向结果。
(4)高阶设计师强的不单是设计,而是综合能力。产品、沟通、规范、框架、分解、危机攻关、抗压、责任心。这不是普通设计师能体会和达到的境界。
(5)有些项目不能承受失败,比如北京奥运会。
(6)高阶设计师除了能完成工作,还有隐性的产出,比如人格魅力提升了公司形象,比如规范和文化的沉淀,比如吸引其它优秀设计师参加团队。

三、总结

我的观点是设计不是吃青春饭。
真正渴望成功、眼光更长远、对自己更有追求的公司和个人,都不会认为设计和青春饭不能划等号。说吃青春饭的人,没有静下心来沉层次的思考设计的纵深,对设计行业和自己信心不足表现。
当然这种辩论是假设,不能割裂的看问题,高阶是从低阶走过来,高价需低阶的配合,高阶需要帮助低阶成长才能让这个行业良性发展与繁荣。

很多设计师天天忙于应付在完成手上的工作,而忽略思考和复盘;或长期做同质化工作,视野和思路受限;我谈谈这些年工作经验和体会,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大家找到适合自己工作习惯。这里罗列一下成为高阶的必要素养:

一、有大局观,结构合理、主题突出、情感充沛、有节奏和韵律;

当拿到一副有问题的作品,立刻会有不舒服感觉涌现,这种感觉在客户或非专业人员但很难清晰表述。所以普通设计师盲目修改不但耽误时间、浪费资源,更会降低对自己评价。如果妥协通过有点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此类鸡肋作品总结几点测评方法:
  • 不看文字,猜猜这个作品讲什么?(3秒抓住主题)
  • 眼睛看作品的顺序是否合理?(视觉优先集)
  • 离远点或把眼睛眯起来,看到什么?(映象传达)
  • 网页去色后,是否能过于平淡(层次与灰度处理)
  • 页面会不会太空或太挤?(留白处理和元素呼吸空间)
  • 有没有看到不太懂的东西?(做减法)
  • 会不会太压抑,会不会太跳跃?(感受用户情绪)
  • 有没有劣制感和山寨感?(页面质感)
  • 光影和透明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物理规律)

二、选图

选图完全凭感觉和意识,把自己想像成张艺谋,你要找的就是谋女郎,如何在万千素材中找到她,如何处理、包装、雕琢出和氏壁,都是考较设计师的综合素养。
好图胜过千言万语,大家常看到公益海报里,就几个简单元素加一行字,却给人留下深刻映象。
这里整理几条选图的建议供参考:
1、图是否清晰,清晰就是力量,清晰就是信任感,清晰就是专业的体现;
2、图和主题联系紧密吗;
3、图的主体被遮挡、残缺、变形吗;
4、人物的眼神方向,表情和肢体是否舒展、自然。
5、图的色调、对比是否和主题搭配

三、风格统一与细节打磨

在这点上只要花时间提高是最快最明显,也能看出工作态度和用心程度。
如果身边有人点拨或遇到挑剔的客户,会事半功倍。也可以用大量模仿和练习来自我纠错。
关于风格和细节的问题自己比较难发现,就算是成熟的设计师,也会常范这些小错误。我整理了一些自检方法:
1、字体有没有超过3种(标题、正文、其它用途)
2、用色有没有规律(反色、补色、邻近色)和冲突。
3、图标有没有风格(扁平化、转弯直角、水晶、色调等)
4、其它细节。对齐、对称、重心、留白、投影、圆角、边距……

五、极限压力、极限时间完成作品

充足的时间,并不一定是商业好作品的良药,反而可能是毒药,10分钟做出的banner并不一定比一天做出的质量差。反而用一天时间在找素材、看作品,选型中渡过,消耗了创作激情,思想分心和完美思想包袱,更不容易出好作品,并且这种低效率和内心负评价,会产生自我否定。
我给的建议是刻意压缩自己的时间,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锻炼自己决策力,挖掘潜力,增强自信心。
另外培训一种战备状态,多收集素材、多分析优秀作品、多整理工作心得或写文章、多优化电脑,随时收到需求能快速响应。这些事并不要刻意的去做,养成习惯,从容处理,张驰有度。比如:每周收集10个banner,每月1篇文章,每周一份总结。(从简单的开始)
我一般是看到好素材,随手另存到桌面,当桌面上图标接近半屏时统一整理。用有道云笔记记下工作感想和随笔,定期整理到博客的专栏中。

六、稳定性

在罗辑思维中有句话,“名医并不是说能治好罕见病和操作高难度手术,而在于稳定的表现,提高综合治愈率”。只有长期稳定表现的人,别人才有信心把高难度的工作交到你手中。
高级设计师也并不是说有非常牛X的看家技术,只是从手上流出的作品质量稳定,高质量、高通过率,才会源源不断有更多发挥机会。

七、技术全面

真正的高手,不会只盯着工作的一亩三分地,喜欢尝试新事物和接受挑战,是这种性格加速了成为高手的蜕变。
可以通过接兼职,打比赛,自我创作来接触、检验新技术。
有了综合的能力,会提高眼界和思考水平,反过来推动自己的作品质量,有句话“画山是山,画山不是山,画山还是山”。明白这种境界的差距,要跨过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人会有不一样的状态。

八、华丽操作

真正的高手在做图前,会在心里打好腹稿或手稿,做图时就是行云流水,看他的快键键翻飞,鼠标有节奏的跳动,如同看职业选手比赛,那种畅快淋漓是自信与熟练高度结合,有机会可以去优酷搜“高手 手绘”,找找那种感觉,并且在做图时,想着如果自己是那视频中的高手,你会用什么样的状态?
有句话说的好,只有会快捷键的菜鸟,没有不会快捷键的高手。多熟悉软件,多练练使用技巧,不要让你的灵感等待你的操作。

我以前一直没认真仔细的去搞清楚“美工、设计、UI、艺术“等这些词的区别,这次在梳理艺术设计分类时,一口气把这些知识补齐,以后再也不会没文化了。


艺术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艺术“,我找了很多答案归纳起来有三点:

  • 从主观出发;(自我看到想到的内容,有情感参于其中,不是客户要做个杯子,工匠按照尺寸做)
  • 用形象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就是说通过不同的艺术门类,比如音乐、美术,重现这个真实世界或虚拟、未知的世界)
  • 具有创造性;(很明显做100个锄头不叫创造,只叫制造。但做给其中一个锄头雕上花纹,系上红绳就算是有创造性了。)

艺术有八大门类,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电影。


设计

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

(很明显,设计与美丑、善恶无关,是理性的安排与执行,以目标为导向)


艺术设计

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

  • 服务性(这是艺术设计最大的特点,为某个目的服务,是依附关系存在,没有服务性就是艺术创造,不叫艺术设计)
  • 科学性、合理性;
  • 综合性(很少有艺术设计是单学科或单人完成,比如软件开发、陶瓷制作)

艺术设计分类

  • 视觉传达设计
    • CI设计
      • 理念识别(MI)
      • 行为识别(BI)
      • 视觉识别(VI)
        • 基本要素系统
          • 企业名称、企业标志(LOGO)、标准字体、标准色、象征图案、企业标语、吉祥物……
        • 应用要素系统
          • 办公用品:信封、信纸、名片、工作证、文件夹、帐票、资料袋……
          • 宜传用品:画册、海报、展板……
          • 形象:产品包装、衣着制服、旗帜、招牌、橱窗、专卖店……
    • UI设计
      • 网页设计
        • 图形设计(GUI)
        • 交互设计(ID)
        • 用户体验(UE)
    • 多媒体设计
      • 舞台
      • 影视
      • 动漫
  • 产品设计
    • 工业设计(任何工业行业,任何产品都有分类设计)
      • 服装设计
      • 珠宝设计
      • 家俱设计
    • 展示设计
      • 经济:商展、促销活动、交易会、新产品发布会、演唱会
      • 人文:科学馆、纪念馆、美术馆、博物馆、世博会
  • 环境艺术
    • 城市规划设计
    • 园林景观设计
    • 建筑设计
    • 室内设计
    • 公共艺术设计

美工与设计师的区别

(个人整理)

  • 出发点不同。美工从艺术角度出发,设计师以结果导向。
  • 过程不同。美工思维发散,创造感性,较少考虑限制条件。
  • 结果不出。美工呈现出可艺术欣赏的作品,设计师交付出标准之内的产品。

因此,美工(美术工程师)介于艺术与艺术设计之间很尴尬,即不能像艺术家随意发挥,又不能像设计师精准理性,在如今浮躁的商业社会中,不受待见情有可原,最后沦为一个时代的贬义词。

 

最近一段时间,在看一些与色彩相关的书籍,想借此提高一些设计感觉。和色彩的书都非常有趣而又大同小异,关与色彩的运用靠读书提高有限,主要靠实践。

虽然没能找到运用色彩的钥匙,但将书中一些有趣的知识点摘录下来,觉得非常有趣分享在这里,希望大家也能喜欢:

 

  • 红色

    • 多穿红色内衣会更健康
    • 红色容易取得好成绩
    • 指示牌、警示标志多用红色(因为红色让人兴奋,促使人跟随指示。红色容易识别,起到警示做用)
    • 小酒馆、妓院用红灯和红色招牌,能让过客关注到城市角落的小店,并且激发食欲、性欲,但红色使用太多具有攻击性和档次低。
    • 红色衣服越深越显得高档,越浅越有亲切感。
    • 快餐店适合用红色,能提高翻台率。(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蓝色和米黄色比较适合高档餐厅、茶餐厅(安静品味美食和朋友聊天)。
    • 红色在中国是吉祥、祝愿的意思。
  • 蓝色

    • 把铁道口照明灯改为蓝色,降低跳轨自杀率。把路灯换成蓝色,减少犯罪率。
    • 蓝色车的事故率最高(蓝色是后退色,会产生距离远的错觉。并且蓝色在晕暗环境下不易分辩)
    • 蓝、紫、青、灰色会降低食欲,减肥可以用这这些颜色的桌布和餐具。
    • 在蓝色环境中时间会变慢。(比如潜水40分钟,潜水者感觉才过20~30分钟)(实验者分为两组在红蓝两个房间,要求凭感觉待60分钟,红房间实验者平均待了40分钟走出房间,蓝房间实验者平均待了85分钟),开会不要在蓝色房间里。
    • 医院适合用蓝色,能减少焦躁,患者觉得时间过的快一些。
    • 蓝色面积过大,会有沉重压迫感,蓝色制服人群在一起会有强烈威压感。所以现在医院的医生制服多选浅蓝色(欢乐颂电视里的赵医生)
  • 橙色

    • 隧道内使用橙灯防止堵车(橙灯波长较长易从远处看到,进入隧道踩刹车机率减少。橙色也让驾驶员产生安全感,防止在隧道内恐惧,减少事故机率)
  • 粉色

    • 粉色会产生亲切感,比如护士服。
  • 黄色(米黄色、木色)

    • 米黄色、亮色的木材或木纹能产生放松的效果
    • 木材原色是书房最佳色调,易使人产生灵感
    • 黄色能抗忧郁
    • 偏黄系列颜色能激发食欲(烤箱内的灯、蛋糕店的灯),
  • 白色

    • 白色车事故率最少(白色是前进色,会拉近感观距离,驾驶员提前刹车。白色比较醒目,昏暗环境中容易分辩。)
    • 办公室里建议用灰白色的桌子,有活跃左脑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 白色在英语系国家是纯洁美好的意思,婚纱多用白色,在中国是亲人去世的意思。
    • 浅色会产生凉快的感觉(电扇、空调多用白色。卫生间装潢用白色会觉得清爽凉快)
  • 黑色

    • 黑色的箱子感觉最重,比白色重1.8倍。所以保险箱用黑色,快递箱用白色。
    • 黑色的味道显得更重(红糖与白糖,红茶与绿茶)
    • 黑色的商品感觉更昂贵(比如电视、大哥大刚上市时都用黑色)
  • 组合颜色

    • 颜色太多容易让人看不见,比如迷彩色。美国军队的迷彩服有100多种组合,以应对不同环境。
    • 颜色越少越容易记住,超出三种短时间内记不住,比如国旗的颜色。
    • 颜色与颜色之间如果有白色间隔,更容易让人记住,比如 7-11 连锁店,法国国旗。
    • 互补色能增加食欲(薯条+番茄酱、炸猪排+卷心菜、小葱拌豆腐)
  • 明暗度

    • 明亮的白色灯光容易吸引顾客(比如便利店和药店),但会产生泠漠感(减少停留时间)。
    • 明度适中的黄色灯光容易让顾客仔细挑选商品,以提高用户体验(比如珠宝店)
    • 明底低而配上聚光灯的地方容易吸引人停留和思考(比如艺术馆、电影院)。
    • 人对阴暗处有强烈的抗拒(比如隧道、楼梯)

 

最后,我较反对把颜色与人的性格对应起来,比如乐嘉的性格色彩,以及《别笑,我是色彩心理学》、《色彩心理学 破译色彩与性格的秘密》,颜色性格有一点强行拼凑的感觉。比如书中给诸葛亮划为橙色,林肯划为红色,我觉得就很不合理。

一直以来都不常用笔刷工具,最多用笔刷做一些简单上色,也从没思考过笔刷能有哪些运行,在最近了解一些素描知识后,才知道不同工具、绘画技巧组合后会产生无穷效果,而笔刷正是把这些效果抽取出来,应用在数字描画中,帮助设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开拓思维。

网上笔刷工具杂乱,海量一样股脑的涌入进来让人无从选择,这里我推荐  Blur’s good brush 7.0 笔刷工具(免费),平均每两个用笔刷的人,就有一人使用这款。作者杨雪果更用为这个笔刷使用写了一本书《WOW!Photoshop终极CG绘画技术》,详细图文介绍了笔刷的使用场景和注意事项,而且给出练习题让大家思考,非常帖心。

书很贵148元,网上有PDF电子版,可以下载下来看看适不适合自己,建议先积累一些绘画经验,并且有手绘板感压、旋转功能才能让笔刷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亚书逊商店有实体和电子版两种,建议上手之后再买一本做为工具书常伴身边,物有所值!

 

 

这是我用笔刷随意的乱绘一通的效果,如果没有笔刷想制作这刷画,最少需要半天的时间准备素材,用笔刷三分钟就完成了。

画中白色波涛部分,加上slogan(口号、标题),就直接可以做为商业作品使用。

 

 

端午节前,有位现场经理问我如何面试设计师,我当时觉得有点蒙,不是不知道说什么,是不知道从哪方面说。于是回头把思想简单归拢一下,整理出一套面试题给同事发过去,自己心里还有点得意,便把这篇文章发出来与大家共同学习。

这里给出的面试题,是对有明确答案的具体问题,其实面试更多考察一个人的沟通、逻辑、自信程度、学习能力、道德水平和人生观方面的考量,而这需要面试者综合的人生简历和感性判断,不在此文章范围之内。

 

一、看作品 (40分)

  1. 能否看出作品传达的意图。(3秒内明白优秀,10秒内明白合格)
  2. 布局是否合理。(模块间疏密、文字与标题配合、内容主次安排、眼球阅读顺序)
  3. 色彩是否统一。(色彩第一感觉是否和谐愉快,冷暖搭配、主配色搭配、色彩主题与文案搭配是否合理有联系,整体颜色会不会太花或太灰,太花是对色彩把握不够,太灰没自信)
  4. 层次是否丰富。(层次通过光影来传达,一般三层左右比较合适,太多易乱,太少显得呆板。光影的角度和强度是否符合物理现象)
  5. 交互内容如何处理。(有没有提示,有没有醒目处理,有没有易懂,操作是否顺手)
  6. 文字是否易读。(文字有没有被遮挡,画质是清晰,字距、行距有没有拥挤和过松,文字颜色若太灰阅读吃力、太黑对比强列久读易疲劳、深底浅字易产生膨胀、紧张感,有没有错别字!)
  7. 作品是否简约。(是否有与文案无关的元素出现在页面中,比如角落的热气球、飞机、鲜花装饰等)

二、综合题(10分)

1、作品最重要,先把相关资料发来看后再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面试和面试时提问方向。
2、让对方谈谈对美工(网页设计、平面设计、UI、UED等)这个岗位的认识。(看看这人的眼界心胸)
3、有什么业余爱好?(和工作有联系的爱好:摄影、美术、数学等,间接的有:读书、运动、旅行、下棋、博客写作等。问一下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比较得意的作品或感悟)(考察此人知识面和语言组织与概括能力)
4、谈谈遇到过最大的问题,或最近遇到的有趣的问题。(看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题:(20分)

1、谈一谈设计的流程有哪些?(好的设计师从产品介入到项目收尾全程跟随,不好的回答只是做图和切片)
2、什么叫衬线字体(笔画开始、结束的地方有额外的装饰,适合大段正文)和非衬线字体(无装饰,粗细差不多,适合标题),微软雅黑是哪种?(非衬)
3、快捷键使用,合并图层(ctrl+E),复制图层(ctrl+J),存为web格式(ctrl+alt+shift+S),新建图层(ctrl+shift+N),给图层建立文件夹(ctrl+G),回答出三个算合格,快捷键知道的越多,说明善于总结和喜欢追求高效!
4、什么是栅格化设计(把一个网页分若干固定宽高的格子,以格子边线进行有规律的布局),栅格化有什么好处。(视觉统一,降低用户学习成本;便于规范生成和使用)
5、什么是象素画(它是以象素为最小单位的制图方式,强调清晰的轮廓、明快的色彩,造型卡通,气氛欢乐热情),想像几个能运行象素画的场景(小按钮、小文字、图标、表情包、gif动画等)。
6、什么叫色温?(黑色物体加热到不同温度下看到的颜色)
7、iphone6、7 手机尺寸(1334×750),22寸显示器分辩率?(常见16:10,分辩率:1440×900,1680×1050,1920×1600最流行,另有16:9,分辩率1680×945)

四、切图有什么注意事项?(10分)

1、给要交互的内容加上标注。
2、注意实际使用的场景。(分辩率、浏览器支持、B/S还是C/S结构等)
3、有SEO意识,比如尽量不把文字切入到图中等。
4、给元素加上详细标注说明。
5、如果是移动端,要切出不同尺寸。

五、前端题(10分)

1、什么是盒子模型?(外边距+边距+内边距)
2、让div垂直居中的方法?(1、行高line-height,2、JS方法,3、内外边距方法等)
3、左右布局,左边宽200px,右边自适应,有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table布局(优点:方便、安全,缺点:淘汰、定位不精确、代码冗余);
(2)float浮动方法(优点:精确、灵活、能做出复杂变化,缺点:复杂)
(3)绝对定位absolute+padding方法(优点比较多,推荐)

五、加分题:(10分)

1、有做过动画吗,FLASH和GIF的区别有哪些?(都是做动画的软件,GIF只能进行简单图片的顺序播放,FLASH可以做出更加复杂的功能,并可在动画过程中加入交互)一秒24帧是什么意思?(一秒连续播放24张图片,每个图片停留时间约24/1000毫秒),为什么要24帧?(24帧是比较流行和合适的约定俗成,过少动画显得不连贯,过多制作成本上升)
2、会用VISIO、AXURE吗,两者的优缺点是什么(visio可以和office产品无缝结合,在其它office中直接编辑。axure可以做出更复杂和专业交互),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需求不明,交互过多,产品复杂时使用)
3、会不会做PPT,如何在一页里依次显示出3张图片?

Cut And SliceME 是一款非常好用的PS切图插件,特别是应对移动端不同尺寸时,会更加方便快捷。

这里简单说一下使用方法,想了解更详细可以参考:http://www.zcool.com.cn/article/ZNDYzODA=.html

 

一、安装方法(略)

二、打开界面

安装成功后,选择“菜单栏 -> 窗口 -> 扩展功能 -> Cut and Slice me”,就会弹出Cut and Slice me窗口(如下图)

 

三、使用方法

三种模式介绍

iOS、安卓、PC,每个模式的功能菜单都是相同的,只是切出的文件尺寸不同,我们设计移动端时,要先设计最大尺寸,向下兼容。

iOS切出的文件会存一个文件夹下,有两个尺寸,原始尺寸和1/2尺寸;

安卓切出的文件会存一个文件夹下4个目录下,xxhdpi原始尺寸;xhdpi 2/3尺寸;mdpi 1/3 尺寸;hdpi 1/2尺寸;

PC端切出的文件只有一个文件夹一个原始尺寸;

 

三个菜单介绍

Cut All assets 全组切片,预先给每个要切片的组加上@后缀,命好名称。点击后所有@后缀的组全部切出,非常方便;

Cut Subgroups 指定组的子组切片,先选要切片的组,给要切的组的子组加上@后缀,组内所有子组切出;

Cut Selected 单图层切片,单独给一个图层切片。(最常用的推荐)

关于前两项组切片,我要多说一句,一定要给组加上@,给图层加是没用的。另外建议养成习惯,最多只用两层目录,这个软件有点问题在于,他会像爬虫一样智能搜索目录,一但探索倒第一个加@的目录,就认为是一级目录,举例来说,有三层目录:爷A、 父A-b@、子A-b-1,那他认为A-b@是一级目录被切出。所以,我们不用太理解这中间机制,只要让我们自己的目录保持整洁就没有问题。

 

 

有同事让帮他女儿抠张照片,我研究了一些发丝抠图方法,用“调整边缘”的方法最方便,但最重要的一步没说的很清楚,我在这里和大介绍一下。

一、用套索工具选出大轮廓

 

 

二、用调整边缘工具,选中发丝部分

在“选择”菜单 – “调整边缘”  Ctrl+Alt+R (注意,如果不能点击,可能是你的选区取消了,或不在一个图层里)

 

三、裁剪出合适大小,用曲线调一下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