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初中的那些年,就在语文课本上看到《项链》这篇短文,在那还未开蒙年纪,身边缺少文化环境的时代, 这篇文章在帮我渡过无数节无聊的上课时光,开始读时很痛恨那虚荣的女主角,是她把整个家毁了,把自己的人生毁了。再后来我很佩服男主和女主,在发生这样大的事故后,他们家庭没有退缩,团结一心,用肩膀和一生偿还了债务,最后可以做到昂首问心无愧。现在再读时,感慨那个对夫妻头脑不够灵巧,完全可以和对方坦白和沟通,无论项链的真假,都可以用协商的方式去解决,而且可以多做一些产生附加值的事情,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创造机会和财富。一篇几千字的短文,让我在少年、青年、中年读出不同的感悟,这也许就是莫泊桑的魅力。

这本书是在亚马逊凑单时买的,一直放在车里的手套箱中,想着有空的时候读一读,前段时间借送宝宝上跳舞课的机会,把全书读完了,每读完一篇心中都有各种感慨,每篇都有不输于《项链》的份量,这才是真正的大家应有风范,保致大多作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关于莫泊桑的背景大概了解了之后,他的一生有六部长篇,三百多部短篇,而我现在看这本书只有13篇精选,真是九牛一毛,希望有生之年多多拜读作者大作。另外一则八卦,莫泊桑是情场高手,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终身未取,死于梅毒,有三个私生子,只供养不承认。这样的人生佩服、佩服!我的观点是作品的伟大和个人生活应相对保持独立,可以有联系,但不要混合而谈。

这几篇短篇都是精典中的精典,即然能入初中语文,自然很容易理解,不可班门弄斧擅自解读。非常建议大家在闲暇时间读一读,不论是纸质书、音频、微信、pad,读书应随时、随地、随心,无需有任何拘束,祝大家从阅读中收获各种感动。

 

最近一段时间,赶上小孩一生一次的幼儿园升小学民办小学考试,如果能考上,就可以享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昂的学费。因此这段时间老婆玩命的抓小孩学习,加入妈妈群讨论,研读各种政策和历年考题。在经历完考前、考中、考后的大起大落后,焦虑的心终于慢慢平静。正巧我看到这本书,也是关于美国精英社区的妈妈、鸟类学博士关于生活、育儿、社交的焦虑,于是很想研究这样一群妈妈的心理活动是什么。

一、全世界妈妈的焦虑都一样

我常和我老婆说,不要为未来不确定的事操心,这就是我对焦虑的定义。我老婆平时焦虑的事有:肥胖、没钱、少儿成长环境和健康、事业发展、个人健康等,这只是普通家庭才有的鸡毛蒜皮吗?事实上这几样问题在作者在书中都有反映,比如关于产后身材恢复,作者参加了physique57培训班,这个键身班的名称还有特殊的含义,只要上八堂不到一小时的课,就能改变身材。(简单的说,每堂课帮你省下180秒时间,怎么让我想到361度)。其它的例子书中很多,总结来说一句话,所有妈妈焦虑的事都一样,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为什么需要铂金包

我特意去查了下铂金包的背景,它和凯利包、康康包同属于爱马仕子品牌,铂金包并不是用了铂金材料,只是一个法国歌星 Jane Birkin,她想要一个有内袋的大点的包包,好在短途旅行时装多点东西,于是为了这个歌星做了一款包,并用她名字命名。铂金包分为4个尺寸(30/35/40/45cm,对价格影响不大),和90多种皮质(皮质对价格影响非常大)和颜色,入门基本款大概在10万元左右。

在上层社会没有低调这回事,女人花时间在physique57锻炼出的身材就要搭配高级服饰和浓妆艳抹的脸庞,要做到永远容光焕发,随时可以上镜,然而当这些条件拉不开差距后,就可以扩展对比项,这些对比项就很多了,比如奢侈品(铂金包)、老公小孩、兴趣爱好和品味等,只要能想到的东西都可以拿来比较。

我老婆常和我说朋友圈里的谁谁去了日本,谁谁买了新车换了新房,谁谁用了新的护肤品和奢侈品。大家都在同一阶层流动,如果周围人都有的生活,我们也理所当然要有,如果没有,那就有阶级下沉的风险,如果能有更彰显身份的物品或调性,我在同阶层其他人眼中,会引来目光和赞美,一般女人嘴上可能说不在乎,但内心还是非常渴望有这样的关注,也许最简单最直白的方法,就是有个“铂金包”。

 

三、上层社会的妈妈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里有一组数据,上东区高阶女性为维持外表所需成本,每年9万5千美元,折合人民币65万。

  • 头发
    • 剪染(5×500 = 2500)
    • 保养头发(70 x 52周)=3500
    • 参加活动特别设计(10×150)=1500
    • 头发及美容专家咨询 2000
    • 每季打肉毒杆菌、玻尿酸等(1000 x 4)= 4000
    • 每月换肤(300 x 12 ) = 3600
    • 每月做脸(250 x12 ) =3000
    • 每月修眉(50 x 12)  = 600
    • 激光美容 2500
    • 肌肤保养 1500
    • 脸部彩妆 1000
  • 身体
    • 运动课程  3500
    • 私人教练 7500
    • 营养师 1500
    • 每周果汁排毒 (70×50)=3500
    • 手脚指甲 2000
    • 每周按摩(180×50) = 9000
    • 喷雾古铜肌肤 500
    • SPA假期 8000(一年两次)
    • 降胸、抽脂等(视情况)
  • 衣服
    • 秋冬衣服 3000~20000
    • 春夏衣服 3000~20000
    • 活动衣服 5000~20000
    • 度假衣服 5000(城镇)+5000(海岛)+2500(滑雪)
    • 鞋、靴 5000~8000
    • 包包 5000~10000

看到这组让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我突然非常同情这样的生活,把生命中大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中,活着只为成为别人眼中精致的花瓶吗?也许这样能快速凸显自己的品味和气质,但如果不能维持这样的支出,那分值会快速的下降,所以只有更多的投入,才能挽回因青春流逝的减分项。也许我们换个思路,把精力和金钱投入在知识、文化、内涵、兴趣爱好的建设,不但能长期保值,还会有很多附加值和机会的产出,有人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四、如果有选择,我们还是会选择现在的生活吗

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最后作者有一句话说的非常深得我心,“虽然上西区妈咪比上东区随和、友善,不会势力的看人,大人和孩子在一起没太多顾忌。但我还是怀念上东区一丝不苟的环境 ,那里让人感到安心,一切都很正式,打理得好好的”。我也常回忆小时大院生活,家家夜不闭户,邻里之间相处都非常简单透明,但现在在大城市里方便、隐私、高效更让我喜欢,如果我有一天能过有有钱人的生活,也许我也会不自觉得融入到这样的圈层中,我嘴上说这样未俗套,但人人不可免俗。

写在最后,焦虑源自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解除焦虑最好的方法是自面内心,让自己平静。首先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然后再考虑配偶、再后是小孩和父母,如果自已不放在最前,就是为别人、为别的事活着,那内心就会因为别人或别的事起伏不定。

这本书讲的比较琐碎,发生的事情离我们也很远,读起来很吃力,但不妨在闲暇时间翻一翻,此书不做推荐,祝大家在平淡生活中收获点滴幸福。

 

大师的作品,能让读者进入到情境、带入角色、忘记自我、进入心流,发人深省,掩书后沉默而深思。这本童故事做到了这些,就在最后公马拳击手送出农场的时候,我先是气愤堵在胸口,而后差点留下眼泪。

全书不长,大概两小时就能读完,讲的是农场里的动场反抗农场主压迫,愤起反抗,实现民主的童话故事。农场内有三股势力,统治阶级猪和狗,被统治阶级马、驴、母鸡、奶牛、羊,第三势力猫、乌鸦、鸽子。

这个本虽然是童话闹剧,但我看来是场悲剧,剧中没有快乐的角色,一定要说有,那就无脑的吃瓜羊群最幸福,它们即不用像猪狗勾心斗角维持统治,又不像鸡、牛被压榨剩余价值,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傻瓜其实挺好的,没非要活的太通透。就像驴子本杰明,他是认字的,他的内心是复杂的、压抑、无助的,做不了任何事情。

马这个角色是给我冲击力最大的角色,公马拳击手有着信仰,为信仰奋斗终身,虽然中途有过怀疑,但仍然努力到了最后,只是他没有看到他想看的世界。从它自己的角度来说,是快乐充实的一生,旁人无需教育、开化它,走自己路就好。母马紫苜蓿象征着亲情和爱,一直陪在公马身边,这点也让我深受感触。

猫是我比较倾心的角色,很想成为猫这样的生物,游走在体制边缘,自给自足,相信这也不太难,只是要享受孤独和不信任和异类的目光。

我觉得这个农场悲剧最核心的点,就是动物们没有知识,动物们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解释权就在少数统治者手中,再加上有狗的帮凶,被统治者毫无反抗之力,在这样的染缸内,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只有三种结局:革命、离开、沉默。我们生活的世界虽然不缺知识,但缺少认知的思考深度,在群体社会中,平均智商不知不觉被拉低。(可参考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会》)

现在我们都能很通透的读懂这本书,可为什么发生在身边的时候,却很难敢受到呢?答案是时间,时间拉长了人的反应力,提高了耐受力,如果把时间浓缩就能发现很多问题。最后,有个小故事特别触动我的,就是给牛、羊、马划出的退休地和退休政策,当初的这些话被人遗忘,像个笑话。

好书推荐给大家,豆瓣评份9.3,我心里的评分10分,作者还有一本书非常著名《1984》。

我是怀着轻松愉快的下班心情,偶尔在亚马逊免费电子书榜行榜上下载这本书,没想到才翻几页,就被书中忧郁、伤感、离奇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这是一篇不同寻常的自传体小说,后来翻阅资料才明白,是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我还没太明白无赖派的含义,但这个无赖一定是混的不太风光的无赖吧。

日本文字分为片假名和平假名,片假名是汉字的简化而成,有些直接保留汉字的写法,所以现在日本人也常用汉字,只是汉字写法比较复杂,所以日常生活中常用平假名。“人间失格”是这本书的片假名,如果翻译过来是“丧失为人的资格”,不言自明的还是用《人间失格》比较浪漫。

人间,是一群人?一类人?是有着相同想法的团体吗?那么如果少数派还是人间吗?如果不能为大多数的行为思考,还有资格成为人吗?那是不是就是失格?作者在书中不此一次的说着“生而为人,我很遗憾”、“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也是因为做了失格的事吗?

作者的浪漫、忧伤、颓废、自省的写法,虽然看起来是无赖人写的无赖流,但我能看到作者的时代背影,在浪漫的大正时代,让我想到一首歌“千本樱”。作者一再贬低自已,但他所作的事,却不能让人小看,殉情自杀、加入共产党、退学、隐居、接多份兼职画画谋生,每件事都让我们这些正常人望而却步。

在后来的背景知识补充中,看到作者特别向往芥川龙之介,这位芥川龙之介也是29岁自杀,而且大正、昭和时代,日本经历非常多的苦难,自杀是一种崇高的解脱,所以书中多次出自杀的情节。有句话说的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很明显作者理解了这层意思,在第五次自杀中,把自己和情人的鞋子整齐放在岸边,成功的没湿鞋却自杀了,在生命最辉煌的高点,画上一个句号。

没有叹气、没有悲伤、没有感慨,仿佛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做了最恰当的事,借他人的三本手记描述自己的一本。

这本书中没有菊与刀,只有酒与樱花。

 

这本书的标题党很厉害,以致有很多读者抱着猎奇的心态翻开试读,但实际用比较翔实的调查和研究,撰写的一篇关于异常人格科普的书籍,我觉得应该加一个副标题,让读者能直观的对书有第一映象。

书中主要介绍“多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社交恐惧、特定对象恐惧、恋物癖、恋童癖、露阴癖、性别障碍、自杀和梦”,我们看到这些词的第一映象就是精神病,离这些人远一点,粘上关系后自己也慢慢不正常,这些人都是怪物。事实上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读完之后我的思想改变很大。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精神问题,只是程度不同,比如恐高、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偷窥等,但我们的正常生活并不常这类小癖好的影响。

其次,如果我们的程度比较重,就需要有自我疗愈的方法,那这本书就有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比如特定对象恐惧,可以在用脱敏方法来解决。

再次,如果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有这类问题,我们可以试着如何与这类人相处,并鼓励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要自卑、自闭和放弃,以免走向极端。

我读完书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类人种看似疯颠、暴燥、极端,实际上是社会的弱视群体,不但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自己也非常痛苦。如果我们不能改变,那就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用尊重和包容的方式去试着相处。

好书不长,大概两小时就能读完,不但逻辑清晰、分类详细,还有很多真实有趣的小例子和读者问题,非常值得推荐。

 

不知道为什么,写在个人博客上的这篇文章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信息安全好厉害!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一次完成,以日本版形式在日本首发,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其中上册中文版的发行时间是2018年3月,但下册中文版却遥遥无期的拖到了19年年初。所以在读下册时都忘光了前文的情节,好在并不太大关联,或者说全书的章节都无太大关联,随便从哪章开始都没太大问题。我要批评这种出版方式,这不像《冰与火之歌》、《哈里波特》等,每册是个完整的故事,这分明是硬生生的从中间切断,这样的阅读体验非常不好。

关于读后感,首先很难定义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荒诞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散文……都不太适合,可能是村上独有的风格。其次关于网上流传,承认日军侵华事实的段落,不是太浓重的笔墨,只是情节的小段组成部分,大大方方的描述,对主线无太大影响。第三关于性爱的描述,可能受《挪威的森林》影响太大,村上标签自带少儿不宜,全文大概只有两三处描写性爱方面,而且唯美但不下流,应当正视而且值得推广这种作法,遮遮掩掩反而勾起读者的好奇心。从这三点来看,村上春村是一个宽容、大度、有高度、独特风格的文字作家,这样的清流务必要拜读,帮助我们开拓思维的边界。

剧情方面,我做为一个理工男不太满意,作者挖了很多坑最后没填上觉得很不爽,双如免色涉的身世、斯巴鲁男人是谁、雨田具彦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可能作者自己都也没想清楚,也可能是故意留下空缺让读者的想像力去填补,好在遗憾但不生硬。这不像盗墓笔记第八集,为了填坑,生硬把情节拼凑起来,让人觉得剧情突兀、节奏拖沓,填坑与埋坑中间的度很难拿捏,《坑王驾到》做的也很不错。

我觉得这55万字小说可能就是一个梦,梦醒后把一串串朦胧记忆拼凑、粉饰展现给大家,一个正常的家庭,因为平淡而离婚离家,发生许多离奇的故事,又回归平淡生活,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就就像梦醒了一般。

最后想说作者的文字功底炉火纯青,很多场景细节、人物心情、逻辑推理表达的恰到好处,用词也是言简意赅,读书仿佛在享受,让人很期待后续的故事,最后一气读完。还有作者的见识也非常广博,涉及到历史、音乐、汽车、哲学,没有非常早的知识底蕴,很难驾驭这些素材。所以,好书值得推荐,希望大家也来尝试读一读,不用太刻意追求结果,感受过程、感受细节,希望能从文字中收获作者赋予的美和感悟。

PS:作者村长春树是个马拉松爱好者,非常资深,专业水准。

 

这本书读完一个多月,本来想读完作者的另一本书《成为技术领导者》,把思维归纳起来一起写读后感,但那本书一直未读完,今日有兴致,就多写一篇此书的读后感。

这本书如果不是别人刻意介绍,一定会躺在无边书海中被错过,第一次是在樊登读书会中被提起,后来就加入到我的书单中,直致今日才被读到,当然也非常庆幸现在读到,如果早五年、十年读后,可能是本没有任何感悟的心灵鸡汤,只是我的读书数加一。只有当生活中经历了混乱、遇到过茫然、经历过挫折、走错过弯路,回头拿起这本书,静下心来,才能读到作者的用心。

我觉得区分鸡汤和好书的最基本方法有两点:(1)有没有提供可行的方法;(2)有没有引发深层思考。


这本书通过很多小故事,剖开表面,寻找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举例来说,第一个电梯问题,电梯速度慢,要怎么解决。读者讲述了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解决方法:

一、从租户角度:(1)加快电梯速度;(2)增加电梯;(3)加大电梯;(4)减少人数。总之就是这些事是物业要解决的。

二、从物业角度:(1)提高租金;(2)分时上班;(3)多走楼梯;(4)蹭隔壁写字楼电梯;(5)告开发商。总之就是自己省事的把问题提决。

很明显租户和物业的观点是不能统一,于是经历了埋怨、爆发、抗争、妥协,最后通过给电梯内外加镜子和涂鸦的方式,租户可以打发时间,这个问题解决了。

直到有一天,有个电梯专业人员来看,只要改变一下电梯限速,就解决所有问题,也不用花钱。

后来,在和旁边的百货大楼老板聊天时,他说只要在两个大楼中加个桥就好了,我们大楼还在花钱想办法吸引人流,你这边这样多资源浪费,不是太可惜吗?


故事不多,但个个都很精彩,这本书的名字就是从其中一个故事的寓意中衍生出来的,希望大家有兴趣自己去探寻。

我从这本书中收获的不是新奇和有趣,而是改变看问题的方法,平时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许在复杂的社会中,并不一定好用。当我们生活中出现问题,大家下意识是回避和防御,但正视问题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而且只有自己才是解决问题最有力的推动者。

当时樊登用了50分钟介绍了这本书,我能力有限,很难用5分钟把书的精彩表达,最后如果我要给这本书打分的话,我觉得应该得到9分。

这本书出版时间是1982年,和我一样大,也许这正是上天的安排,要我常把这本书放在身边,陪伴自己慢慢走完人生的路。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几年《万历十五年》非常的火,这平书81年美国出版,1991年在国内出版了,为什么最近才火呢?为什么单单介绍万历十五年呢?为什么大人物喜欢读这本书呢?我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读起了这本书。

我没有读原著,是在喜马拉雅上听了“肉叔说《万历十五年》”播讲,作品自声就很优秀,再加上肉叔的精妙解读,让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更加深刻和轻松。建议读原著艰难的朋友,试试从音频入手。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近些年才火?

网上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人民的名义》中出现些书和《明朝那些事》的大火带动,但这点我也觉得不太准确。近些年火的电视剧有很多,比如《大秦帝国》、《寻秦记》,没见过哪本春秋战国书火起来。像《欢乐颂》中出现的《空谷幽兰》知道的人很多,但读的人也不多,这点我没想明白。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万历十五年?

作者说这一年其实没什么大事,就算整个国际也没什么大的事件发生,这一年只是一个切入点,介绍了明朝由盛转衰的拐点。不过我从全书的理解来看,觉得有点牵强,就算把整个万历年做为拐点,相信大家也会有许多争议。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大人物喜欢读这本书?

我觉得这个比较好理解,第一这和政治、权谋、人性有关,第二这本书有很高的视野,第三这本书治学严谨、观点新颖。

 

 

我谈谈我读这本书的感受,全书主要通万历十五年前后最要的六个历史人物剖析,穿插着经济、文化、信仰等介绍,让我们对明朝这个时期,有完整立体的观察角度,这是以前读历史时不尝有过的感受。这里谈谈通过读书,我对六位主角的看法。

一、万历

万历是位比较平庸的皇帝,想要有所作为,但又束手束脚,最后面对无力的社会面前,选择了放弃和逃避。我觉得这样的选择很不错,能力越大,破坏力越大,如果没有能力和控制力就启动某些事,轻则人民受苦,重则加速朝代的灭亡。认清自己,才能做事,特别是做大事。

二、张居正

张居正的争议很多,我很摆出自己的观点,对此人的整体评价是正面积极的。想做事,特别是想做改面世界的事,必然要承担巨大的阻力和压力,而且不能光靠正直、公正、真诚、热情这些情怀,一定要用手段和方法(也可以说是阴谋),我就以结果论向来看,有几件事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做的很好,比如一条鞭法、重用戚继光、忠心辅政。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老张这辈子幸苦了,他的后人、朋友受牵连不说,后世还流骂名,这是不公平的。

三、申时行

存在感很低的人特,但我很欣赏,中庸无为看似软弱无用,但在乱世和漩涡中,平稳压倒一切。有句话说的好,只有不下牌桌,才没有输赢,老申在政治漩涡中激荡多年,留下不错的口碑,而且最后善终,实属不易。

四、海瑞

偏激的斗士,非常不看好此人,单凭一已之力,做出许多逆反社会与反人性的事,看起来一切都挺美,但如同巨石抛入湖心,激起波澜后不见踪影。做人做事应顺应时代,点起星星之火,起到杠杆的作用,顺势而为之。

这种说法并非是只求中庸与圆滑,电视里的包拯公正不阿,但做事也讲究与情与法,他的做法和海瑞就完全不同,口碑和好感度当然也不同。

 

五、戚继光

明朝名将无数,但真正称的上民族英雄少有几位,戚继光就算其中之一。想成为民族英雄有两个条件,一是对外战争或抵抗外侵略,二是成为英雄并且善终。戚继光的战斗素养和军事能力不用多说,但我喜欢的闪光点在与此人的性格。戚继光能认清形势,顺尽形势,在阻力最少的道路上前进,最终达到目标,这是真正的项目经理思维,结果导向论。当然,因为这种性格,也惹了很多麻烦,比如和张居正走的过近受牵连。

另外喜欢戚继光的地方还有一点,是科学精神和探索求知,他发明的鸳鸯阵水平,在同时代泠冰器步兵中,应该是世界第一(这里不和骑兵、战车、火器对比)。还有他的兵书、艺术、文章等都流传至今,这难度和高度,堪比让程序员写小说。

 

六、李贽

对此人不太熟悉,书中以论述为主,在没有充分的了解人物的前提下,很难理解论点。

 


 

说到万历,没说到万历三大征比较可惜,个人认为明朝的灭亡和万历年间的五场战争有关,其中胜利的三大征,花费银两1100万,而明朝国库的年收入才200万两/年,另外两场失败战争还没计算在内,可谓是老底掏空、民不聊生,而且没有实质的好处。

本书总体感受是精典但谈不上史诗,名气过大抬高了读者的期望值,原书是英文撰写并发表在国外,后翻译回国内,在阅读理解上没什么难度,不过人物比较和故事和现在生活脱离比较远,再加上作者治学严谨,读起来比较辛苦。

我读此书最大的收获是,历史如镜,把万历年比对现在的社会、职场、生活,在如今物欲横流、信息爆炸、人人焦虑的年代,我们要做上文中哪种人?

 

(4月9日原文)

首先声明,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这只是日本连载漫画,而且还没更新完。但虽然是漫画,这套书的体量真的是非常巨大,想要读完并理解,其难度不亚于二战类历史书籍。

我从4年前初次接触《巨人》动画片,因为一来时间跨度太大,二来并且有很多暗线和伏笔,三来动画片当时只有一季,对剧情掌握晕晕乎乎,只是觉得调查军团和巨人战斗非常热血,看到一部部情报公布非常燃。后来真正静下心来追漫画时,才看到这部书的庞大世界观和对人性的洞察。

如果冰与火之歌能打9.9分,这部书我能打到8.5分左右。(扣分项:1、只有两股势力;2、历史线有断层,初代没有详细交待;3、90话之后的阴谋和内政有点拖沓),但真的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漫画,在我心中能排在前五左右。(七龙珠、火影、钢炼、圣斗士、幽游白书、乱马……)

值得一提的是,漫画改编的动画片和游戏都非常出彩,动画片中对打斗和人物配音有非常高的制作标准,并且插入大量“可交待情报”,而且主题曲《红莲の弓矢》百听不厌,以加入到我的小提琴演奏歌单中,在日后学习。改编的游戏在三大平台同步发出,好评都在8.5以上,这是非常难得的事。当然,真人版就千万别看,辣眼睛!

百度脑图:http://naotu.baidu.com/file/a4551e501d937beb55b76639eda334c9?token=a2f0818714f68cca


 

(4月10日更新)

写完文篇之后,觉得有几处不妥。

  • 这套书的体量真的是非常巨大,其难度不亚于二战类历史书籍。我觉得这本书达不到这个高度,二战是多国家、多民族、多区域全线战线,涉及到除了军事外,还影响经济、文化、艺术等发展,并且在战后世界遗留巨大问题。这本书的体量大概能相比万历、幕府年间的日朝战争。
  • 主题曲《红莲の弓矢》,演奏难度非常大,没有3年以上功底,能难流畅、优雅的表现出来,我的水平相差太多。另有一首歌曲也很棒《心臓を捧げよ》,非常喜欢。

现在故事还没有结局,作者正在收尾,可能2020年前能完结,最后一个场景是妈妈蹲下搂着一个小孩。大胆预测一下结局:

(1)有一股巨大势力威胁帕拉迪岛,可能是各国集中兵力攻打,可能是远古巨人;

(2)在危急时,9大巨人联手或被艾伦吞食,对抗这股势力,可惜差距还是太大;

(3)就连释放雷鸣和墙内巨人,也还是无法获胜;

(4)最终主角通过某种手段(可能是远古记忆)开启某种巨人之力,打败了BOSS;

(5)以谏山创的性格(利威尔、艾尔文都舍得死),可能非大团圆结局,要死一大波人。

 

这是一本很轻松易读的书,全书只有15万字,而且内容浅显易懂,每个章节的以一个故事为开篇,然后对这个故事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帖心的情商小课堂。这本书我全篇只用3小时就读完了,我不用每个字都精读,因为道理一说都明白,听进去多少,如何去做才是真正让做家长值得思考和行动的地方。我总结一下这本书的核心道理:

孩子最好的成长方式是互动,互动最佳人选是父母,互动的目的是提高各方面能力,最终提高的是情商。

有兴趣的家长们可以来读一读,亚马逊有电子版,我还把内容整理成脑图,方便自己学习和大家分享。

http://naotu.baidu.com/file/fe49f8d559360b45b532aba188cdb25b?token=f9e897c1bcef6b9d

最后分享一些读书的感悟:

(1)和小孩一起玩,首先要放在大人的架子和面子,不然即不开心也不尽兴,反正时间和精力都花了,而且是自家孩子,不如怎么快乐怎么来;

(2)想要提高孩子的情商,首先父母要有高情商,父母的高情商怎么来,那只能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中来。但情商不高的父母千万不能对小孩说,“我就这样了、你千万不要学我”等这样拿自己当的反面教材,会适得其反。

(3)书里说不要着急通过游戏给小孩讲道理,我就是常犯这个问题,喜欢分对错、讲道理。以后这点要改正,最重要的是理解小孩的感受。

(4)如果希望小孩成为善于沟通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小孩忠实的听众。这点大人们要努力做到。

(5)不要轻易拒绝孩子游戏的邀请,不要在游戏中敷衍了事,这样会起到很坏的作用,让孩子对游戏失去兴趣。如果真的有事,可以和小孩约定另一个明确的时间和方式,并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