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早就想说了,提纲早就埋在心里整理好,提笔一小时就做完的事,没想到一拖就是几年。

电子书分类与特点

  • 移动设备:手机、平板等
    • 优点:
      • 方便,随身携带、想看就看,不带任何限制
      • 资源多,免费
      • 易传播、推广(朋友圈分享等)
    • 缺点:
      • 液晶看久了眼部疲劳
      • 易受其它推送消息、广告干扰
      • 不易进入沉浸阅读状态
  • 电子墨水:kindle、汉王、当当阅读器等
    • 优点:
      • 方便,不用经常充电,翻开就回到上次阅读位置
      • 和纸质书阅读体验相似
      • 容易进入沉浸阅读状态
    • 缺点
      • 要另外购买设备
      • 便携性比纸质书方便,但比移动设备麻烦
  • 电脑端:PC、笔记本
    • 优点:
      • 屏幕大,看书很舒服
      • 全彩色,反应快,适合看配图多的书籍和PDF
      • 符合用户习惯
      • 资源几乎免费
    • 缺点
      • 不便携
      • 资源散乱
      • 易被干扰
  • 其它(MP4、PS4、电视盒子等,不讨论)

 


 

是选手机,还是电子墨水阅读器?

 

从上面四类很明显看到电脑端有独特性,不在讨论范围。而移动设备和电子屏幕有很多交叉特性,我们要如何去选择,我假设一些常用场景和问题,大家对应着看自己需求就容易做出选择。

为方便描述,下面我用“手机”代替移动电子设备,包括平板、PSV等,用kindle 代替电子墨水阅读器(要买必须买kindle,其它的不要考虑,因为阅读器最大的价值在于书本身,只有资源丰富,服务完善才能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我们买阅读器的目的不是为了省钱。

 

1、有良好习惯,阅读量比较大,每月读能完整读书一本书及以上;(kindle)

2、常在地铁、公交上看书;(手机)

3、喜欢晚上关灯看书;(kindle 对眼睛好)

4、一次看书能看半小时以上,中途不摸手机、喝水、离开座位;(kindle 更容易沉浸)

5、喜欢追新书,关注排行榜,流行风尚(kindle ,亚马逊的更新速度和排行做的不错)

6、看书是为了娱乐和打发时间;(手机,app应用多,更新快,还有漫画、杂志等)

7、看书是为了学习,特别是系统的学习(kindle,书城分类相晰,有包月服务,有读者评论与推荐,还有可以找到英文原版)

8、不想花钱买书(手机,现在很多书城只要签到就有积分和书币,还有很多活动。另外可以从电脑找资淅下到手机里。)

 

以上的分类不是绝对,比如kindle 资源可以简单做到免费,在淘宝上花几块钱买一大堆,或是地铁公交上用kindle看书,也一样很方便,我就常这样做,只是供一个参考。


 

电子书与纸质书的比较

 

了解了电子书的分类和选择,现在来谈一下纸质书和电子书要如何选择,这里的电子书就狭义的指“kindle电子阅读器”。

电子书的优点:

 

  • 方便,这里方便有3个定义:
    • 携带方便
    • 查阅方便。我们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在某书中看到一段话,想找找不到。
    • 做读书笔记方便。我喜欢看纸质书的时候,准备三样东西,普通笔(写感悟或标注)、黄色标记笔(画段落和精典语句)、书签。电子书就不用这样麻烦。
  • 快速获取资源,我们很多时候是在遇到问题时读书,如果现买或到图书馆借,要花很多时间。比如我要做一个字体设计,就立刻买一本书,找到我需要的章节,看一会找到灵感后工作,这是纸质书做不到了。
  • 便宜,一般情况下,电子书价格是纸质书的1/3
  • 多设备共享,kindle 支持安卓、iPhone、iPad、iMac、PC,只要一个帐号登录,多设备同步。
  • 不占地方。其实书多也是一种麻烦。

纸质书的优点:

  • 读纸质书是一种情怀,漂亮的封面,馨香的油墨,光洁的纸张,一种温暖和美涌上心头。
  • 在看美术、摄影、设计、杂志等图多的书籍时,用户体验非常不好;
  • 配套光盘的书,电子本无法解决;(未来科技一定能开发出功能更加强大的电子书,解决这个问题)
  • 儿童读物或特殊类(比如书法、折纸、帖画、卡片等)
  • 电子书上市比纸质书迟,一般跟据市场销量和口碑,才决定是否推出电子书。(现在有同步的趋势,未来可能会反过来,先推电子书,再推纸质书)
  • 书也是一种装饰品,放在书柜里既然彰显品味,又显得有文化。(题外话,其实懂书的人一看书柜,就知道这个人的品味,这是装不出来的。比如一排排金庸和琼瑶套装,整个书柜的书都没有翻过的痕迹,书的摆放杂乱等,书籍有没有构成系统结构。这些因素处理不好,反而拉低主人的品味。)
  • 精典和工具书还是纸质书的好,比如字典、四大名著、世界名著等
  • 可以做为礼品收藏和赠送

 


 

我个人比较喜欢电子纸,因为容易让我沉浸阅读,买 kindle 是我这辈子最有价值的投资,很遗憾在30多岁时才发现书的重要性,希望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立刻拿起手边的书读起来,其实看书最难的就是开始5分钟。

最后,电子书、纸质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本身,读书的目的是结网,给自己的世界观结网,通过书籍探索和链接那些未知领域。这里,书因为系统性强,就像砖块,很容易在网上自由牢固构建,而朋友圈、网文、新闻的知识就像沙子,看起来也会堆得很高,但翻翻身子沙土就从身上滑落下去。

 

隐士,在大家心中是什么样?

 

我心中的隐士,是那种脸庞削瘦、仙风道骨、健步如飞、淡吐不凡的雅士。现在有一位外国人,走在中国的深山中,漫无目的的寻找中国的隐士,给大家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最后把足迹凝结为这本书《空谷幽兰》。

当然我也可以不用描写的这样文艺,因为看到《欢乐颂2》里的赵启平医生在看这本书,我比较好奇也看了看。说真的,才看第一章,就差点把这本书扔了,讲中国隐士不讲左慈、鬼谷子、刘伯温,第一章在讲什么萨满和尧舜禹之间的故事,真是无聊到爆。快速跳过第一章后就别有洞天,我最喜欢看到作者进山访贤的故事和与修行者之间的对话,这此对话往往让人大跌眼镜,但细细品来却别有韵味,这里我摘几段书中内容:

 

问:你们修行这样苦,怎样坚持下来的?
果善:对我来说者一样。只是对你来说显得苦罢了。

问:你是修哪个法门?念佛还是坐禅?(作者很期待得到高深的回答)
志诚:我只是随缘度日。
他说话的时候,玉米粥滚溢出来了,于是看门狗被请进来,将锅外围米粥舔干净。志诚继续道:“只要你不受欲望的困扰,只要你的心不受妄想左右,那么你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根本没什么区别。

问:你修哪种法门?
慧圆:努力活着就够我忙活的了。

这些话哪像是隐士说出的精妙禅机,这明明就是普通老农民说的话,是我们心里神话了隐士这些人,但这些朴实的话里,常常又夹杂着各种佛道道理、人生感悟,这种强烈对比,让他们的话显得异常深刻和自然,比如:

谢:老子说,要修静和不偏不倚。要自然。自然的意思是不强求。当你自然的行事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你需要的东西。但是为了了解什么是自然的,你必须修静。志诚:如果人静,那么他在哪里都能静下来;如果人不静,那么他们就是在这里也静不下来。什么事情都取决于你自已。生命是短暂的,就像一道闪电,或者一个梦。八十年如云掠过。我们出生了,然后又死掉。但是在我们得到人身以前,我们还有另外一副孔 — 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用眼睛看不到它,只能用智慧去了解它。经中说”离相即佛“。我们都有佛性,我们注定要成佛。但是成佛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事。你必须修行,然后才能觉悟到你的真性、你的本来面目。

我喜欢薛道长。他说话直接了当,而又优雅柔和。我可能跟他谈了好几个小时。已经是中午了,又有几位游客到了。后来,我在道教协会的杂志上读到,最近薛道长把他过去四十年来从供养得到的所有积蓄,全部捐给道教协会,用来修建新道观。总额是两千元人民币,大约相当四百美元。

宝胜:我出家才三年,但是我修行很长时间了。很多年前,我卖掉了在西安的房子,搬到了一座寺庙里。但是那个方丈对我很差。不管什么时候有人批评我,我都不在乎它是否公正。我现在还是这样。我总是反省自己。但是我跟那个方丈之间矛盾重重,最后我就走了,搬到了清凉茅篷。清凉茅篷离慧圆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但是我住在那里的期间,病得很厉害。我一定是吃了什么有毒的东西。我太虚弱了,都动不了了,整个身体肿得像个气球。本来我可能会死的,但是不知道从哪冒出两个居士,他们照顾我,直到我恢复健康。他们一定是菩萨。此前我从没有见过他们,此后也再没有见过他们。后来,等我能走的时候,我就回了西安的家,去恢复身体。有三个月,我不能吃普通的食。我母亲去世后,我又一次离开家,回来山里。这一次我找到了一位好师父,跟他学了几年,直到他圆寂。

朴素的几句话,道出平凡的一生,出家也有俗事,出家也有人情。修行不在于形在心,这些道理说着很虚,但放在这些人身上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去证明,显得那样真诚和感人。本书还有最大的特色,就是外国人看中国,有很多有趣的事,这里摘录书中作者看中药发生的事:

他让我坐下来,然后开始往我体内扎针炙用的针:在我的拇指和食指之间,脖子后面,胳膊上,膝盖上,以及脚踝上。然后他让我闭上眼睛呼气,我仿佛是一只被针扎了的轮胎。当我坐在那里”漏气“的时候,他给其它人治疗,偶尔回来捻弄一下那些针,并喊叫着把他的气泼洒在四周。最后,他给我开了一种草药。两天后,疹子消失了。

《空谷幽兰》这本书很有趣、很深刻、很直白,但我很难概述出我读后的感受,我只知道我很喜欢,会一直珍藏,时不时翻阅读几段。

 

东野圭吾的小说我一直非常喜欢,这是一位非常高产的作者,陆陆续续看了有1/2左右,他的写作风格一贯是强逻辑、吝啬笔墨、天马行空、沉重、时间跨度大的侦探小说,在最后破迷的高潮中结尾,让人心情久久无法平静,陷入深深思考之中,而且每部小说发挥稳定,很少有烂品,这就是东野小说的魅力。

但东野有两部小说打破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一本是《野忧杂货铺》,三位小偷在误入一个时间通道杂货铺,和过去的人通信,通过写信鼓励、安慰写信来的笔友,帮助走过难关,展示了爱与善良。另一部就是《秘密》,算是科幻小说吧,下面有剧透。

母亲和女儿在回老家路上遇车祸,双双进入重病病房抢救,妈妈生命体症微弱,女儿脑死亡(植物人),妈妈清醒后要求和女儿握手,握手后妈妈的思想进入了植物人的女儿脑中,妈妈死了,女儿醒了。于是围绕爸爸与女儿身体妈妈思想的两人家庭,相处时发生的故事。另有一条暗线关于肇事司机的背景和家庭情况,最终两条线合而为一。

我当时看到这样的开篇整个人都懵了,这超出正常思考范围,如果是我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我要如何去面对,人性、伦理、爱情如何平衡,怎样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伴随着这些疑问,4小时把这本书看完,整书矛盾不断,让人都觉得在意觉之外,回味时又在情理之中,真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小说。

另外这本小说被拍成电影,由广末凉子和小林薰(深夜食堂)主演。个人觉得没有原著精彩,因为女儿从6年级到结婚,时间跨度了15年,并且书中很多内心感受很难在90分钟的电影里表现,但也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建议看完书之后再看。

这本书原本没有出现在我的读书清单中,是因为看完《巴菲特之道》后,购买扩展阅读《证券分析》一书时,参加满100元送书活动选的这本书,没想到用了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这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有趣和开发思维,我把一些新颖有趣的观点摘录下来:

  • 我们越来越难以接受没有目标和安排的时间,哪怕是痛苦的感觉,也比安静独处强的多,这就是无聊的体验;
  • 孩子们只有在8岁以后才能形成时间判断力;
  • 冲动的人会高估事件的持续时间,长久等待的人往往容易失去耐心,从而做出过激反应;
  • 对于动物(包括人)来说,光起到计时器的作用;(这就说明为什么坐飞机要倒时差)
  • 晚睡晚起者在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上都不如早睡早起者;
  • 日复一日的例行公事般生活,主观感觉时间变快了,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记忆的东西。想要人生丰富就要多些不同,特别是许多个“第一次”,这样你的时间就比别人长!
  •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似乎越来越快,这种感觉的颠峰值在60岁;
  • 科技让我们一天可以做更多的事,但省出的时间又再次被科技填满,所以我们并没有得到效率上的提高,只是节奏变快;(比如洗碗机、洗衣机能节约时间,但节约下来的时间又被电影、工作填满)
  • 对时间的管理,本质上是看一个人会不会巧妙的处理自己和自己的感觉;
  • 造成时间压力的并不是现实,而是我们的想象;

 

为什么我只给这本书有趣的评价,而非推荐。是因为我读这本书时看到作者抛出很多有趣的观点,但很多没有给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还有这本书有很多科学判断是推断无法证实,并且有很多比较生涩的医学解释,大约占全书的1/5,让阅读的体验下降。

这里是我想到的几个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思考一下,欢迎从这本书里寻找答案。

 

  • 如果一周后能得到50元钱,你愿意降到多少钱从而马上获得?
  • 棉花糖实验(有一群小朋友做实验,大人出去一段时间,如果不吃桌上的棉花糖小朋友,在大人回来后可以吃两个。而这些吃两个糖的人40年后,都比吃到一个的人人生成功许多),那你愿意到得忍耐的大幸福,还是立刻的小幸福;
  • 科技提升只是节奏加快而并没有延长时间。假如我们放慢节奏,但整个社会还保持快节奏,放慢节奏的人会不会被淘汰?
  • 在一个没有自然光的房间里,如果计算时间?
  • 进入心流状态是一个好事吗?(心流:没有承受外界压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对某事有强烈动机,以至于忘记时间)

 

某个周五晚上入睡前,随意的翻到了一年前买的一本书,当时心里有点浮燥,才翻三两页,觉得不是我的菜就搁置了一边,没想到静下心来阅读发现,真是一部直击心灵深处的温暖读物。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岛上60平米的书店里,主人从丧偶、酗酒的阴影里走出来,慢慢的收获友情、爱情、亲情,并且把这样的爱传播给周围人。

关于车祸、弃婴、巨额盗窃等等重大社会事件,放在岛上发生时,当人们用爱去处理时,一切显得那样的平和和自然,那种超脱了法律的边界,如梦如乌托邦的美好,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小岛上体现。同样的事情如果出现在东野圭吾笔下,那将是什么样的怪诞惨剧。

这本书告诉我们,当我们用爱对世界微笑,世界也会还你美好,愿每个读者能在这本书中收获幸福的感受。《岛上书店》推荐给大家!

首先,这不是一本书,是查理·芒格对三次演讲内容的整理、修订,是查理·芒格知识点中最闪光的部分。

由于作者解释的观点引用大量案列和文化差异原因,全文读起来比较费劲,我对全文做了整理和归纳,提取出核心思想,并加入了一些自己生活中的案例,让观点更易读易传播,这也是自我学习的一个很好方法。

总共25条,罗列如下,更多自容阅读《穷查理宝典》,加注PS标志的内容是我的观点。

 

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把日常行为中常犯的错误分类、归纳,把晦涩、模糊的心理学知识转化为25条科学的方法,使我们决策时能像使用问题清单一样检查自己有没有出现决策误区!

 

 

 

1、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如果你想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富兰克林。查理的解读是,当你该考虑动用激励时别考虑其他的。
保持最长时间的奖励撤销模式,就是随机分布模式。(赌博就是如此)
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比如没有低薪的销售人员,容易做出不道德的商业行为)
使用”祖母的规矩“,吃甜点前先把胡萝卜吃掉,先完成不喜欢的工作,再通过激励处理喜欢的任务效果更好。
惩罚的影响力不如奖励;没有人喜欢被惩罚;严厉的惩罚结果可能人都走光。

2、喜欢 / 热爱倾向

这是”讨厌/憎恨倾向“的相反模式。
不良后果:(1)忽略其热爱对象的缺点,对其百依百顺;(2)偏爱让自己联想热爱对象的人、物、事;(3)为爱而扭曲事实。
有利后果,热爱对象能发挥榜样作用;

3、讨厌 / 憎恨倾向

这是”喜欢 /热爱倾向“的相反模式。
不良后果:(1)忽略其对象的其它优点;(2)讨厌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事;(3)为仇恨而扭曲事实。

4、避免怀疑倾向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尽快作出决定,以消除怀疑的倾向。
所以法官和陪审团,不能立刻作出判决,而且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
引发怀疑的因素:(1)困惑;(2)压力。因此,我们的决策要在科学、理性、平静的前提下决定。

5、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为了节省运算空间,人类大脑不愿作出改变。(我们很难列出已改的坏习惯,但很容易列出已有的坏习惯)
一盎司的预防比一磅的治疗更值钱 — 富兰克林。查理解读为:防止一种习惯的养成要比改变它容易。
人类不善改变的原因:(1)人类远祖的迅速决定对生存至关重要;(2)远祖群体协作如果不停改变会使协作变得困难;(3)人类习惯持续太长,而进化的太快。
不一致性最大的阻力是否定自己,只有足够强大心态,才能避免不一致性。
在一个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之前,不能给他的头脑套上一些锁链。(PS:这条针对儿童很合适)

6、好奇心倾向

 
好奇心能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好奇心能赋予普通的事情乐趣,好奇心能减少其它心理倾向造成的不良后果。
(PS:缺点是大大分散注意力,容易沉溺上瘾)
 

7、康德式公平倾向

康德以”绝对命令“而闻名,它要求人们遵守某些行为方式,如果都能遵守,那就能保证制度对每个人都是最好。
每个人都希望从别人那得到康德式的公平。(比如文明排队,先来后到,陌生人愿平分飞来横财或意外损失。)
一旦这种公平被打破,往往会流露出不满情绪。
 

8、艳羡 / 妒忌倾向

 
艳羡/妒忌产生原因,一个成员占有某种另一成员没有的东西(食物、异性、资源),另一成员就会产生艳羡/妒忌,那这两成员之间往往会出现冲突。
艳羡/妒忌被所有人不齿和隐藏,如果有人被扣上这样的帽子,那人一定认为是极大的侮辱,但我们应正视它。

9、回馈倾向

以牙还牙是动物本能,化解方法建议”延迟反应“
人类身上以德报德、以牙还牙的强烈倾向,这种回馈倾向能有利于团队合作,我们要善加利用。
当回馈倾向和激励机制、避免不一致性结合时,能产生很多良好结果。
避免他人利用回馈倾向影响你。(比如销售员推销,先用很困难的事让你拒绝,再抛出简单的事让你同意)

10、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条件)反射行为是由简单联想引发的。(比如:价格贵的东西质量好,可口可乐的广告总是非常快乐)
简单联想也会联想到不好的一面。
要避免受到从之前成功的经验的简单联想误导。(比如:拿破仑、希特勒战无不胜后决定攻打俄国;赌博赢了钱后反复去***)
避免过去成功而做蠢事的方法:(1)审视成功里的偶然因素;(2)新行动会遇到的不确定性。
”波斯信使综合症“

11、简单的避免痛苦心理否认

太过痛苦、令人无法承受的事情,人们会扭曲事实直到可以承受的度来接受。


12、自视过高的倾向

9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以及过度称赞自己配偶和子女。
”禀赋效应“,人们作出决定之后,就会觉得自己的决定很好,甚至比没作出决定之前还要好。
自视过高会偏爱和自己相似的人。(在捡钱包实验中,捡到者发现失主跟自己有相似之处,还钱包机率会高很多)
自视过高常见的错误:(1)喜欢和同类人同事,形成圈子;(2)认为自己选的彩票号码中奖机率更大;(3)分析比赛时,会把自己和高级运动员做对比;(4)高估自己工作中产生的价值;
避免自视过高的方法:给自己的思想添加枷锁,有意识的约束自己。
自视过高的益处,增加自信和动力,如果幸运的完成任务,还会增加自豪感。(PS:但长期如此容易产生骄傲。)
 


13、过度乐观倾向

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 德摩斯梯尼
解决愚蠢的过度乐观就是学习,习惯概率论的存在。


14、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失去10元,比得到10元的力量更大。
损失有两种,已有的损失和即将拥有的损失。
损失的种类包括:财产、爱情、友谊、影响力、机会、身份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被剥夺的超级反应的事件有:(1)降薪;(2)从狗嘴里抢食;(3)赌徒的扳平心态;(4)参加竞拍;


15、社会认同倾向

社会认同倾向,就是根据他看到周边人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去思考和行业的倾向。
社会认同倾向有趣的实验:10个实验员在电梯里背对着门站着,陌生人走进电梯时也会背对着门。
最容易激发选择社会认同倾向的因素:(1)困惑;(2)有压力;
人不仅会受到行动误导,也会受到不行动误导,比如扶摔到的老奶奶。又叫”旁观者效应
比如小孩会为一小块木板而争夺喊叫,实际上周围有许多同样的木板。比如犹太人、阿拉伯人会为小块领地兵戎相见。这是社会认同倾向与艳羡/妒忌倾向、被剥夺倾向的混合结果。


16、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对比错误的破坏非常巨大。比如:一部5000元手机帖膜花费100元。急于搬家的租客,被带着看完两家条件非常糟糕的房子,第三个条件一般房子成交机率就非常大。比如打折商品被虚构的一个非常高的原价。


17、压力影响倾向

轻度压力会改变状态,沉重压力会引发彻底失调。(PS:比如升学考试)
巴甫洛夫的狗施加压力实验。(1)他能对狗分类,然后预测某只狗多容易崩溃;(2)那些最不容易崩溃的狗也最不容易恢复到崩溃前的状态;(3)所有的狗可以被弄崩溃;(4)除非重新施加压力,否则无法让崩溃的狗恢复正常。
(PS:作者只是发现这个问题,没有做更深的研究与解决)


18、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

大脑会高估容易得到东西的重要性,因而展现出易生性错误倾向。
避免受易得性错误影响主要对策是按程序办事,用检查清单核算该做的事。
(PS:这点我没看懂。我们的思维一般易得的东西不太珍惜重视)


19、不用就忘倾向 

所有技能都会因为不用而退化。
(PS:技能退化有一个衰减曲线,只有维持高水平才会有明显的减幅,比如演奏、竞技。)
(PS:有一些技能一旦学会就永远学会,像是一种条件反射,比如游泳、骑自行车。)


20、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PS:常有酒精、烟草、毒品,还如括糖、药品等)


21、衰老 — 错误影响倾向

年龄的增长会造成认识衰退,每个人只是速度不同,无法避免。延缓方法就是大方的承认,并快乐学习和思考。


22、权威 — 错误影响倾向

由其动物本能,人类生活在等级分明的结构中,只有少数人成为领袖,因此追求领袖是人类天性。
权威人物一旦上台就很难被推翻。


23、废话倾向 

 

24、重视理由倾向 

在发布命令之前要想清楚原因,并把这些原因告诉接受者,命令会被执行的更好。
把理由都摆出来的想法最容易被接受。
做任何事都需要理由,哪怕是毫无意义的理由。比如实验人员插队在等待复印文件的人群前面,给出的理由是”我必须复印几份东西“成功机率比没有任何理由高出很多。
所以,重视理由是一种条件反射,认为有理由的事情很重要。要避免因此被商业机构和组织利用。

25、lollapalooza 倾向

数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造成的后果

今日我想补充一下使用如此复杂决策筛选场景都有哪些,比如退休金的规化与使用、大学与专业的选择、未来人生伴侣选择、跳槽换工作的时机等等。

查理芒格做过一句话,“我用一张考勤卡能改善你最终的财务状况,这张卡上有20格,所以你只有20次投资次数。”因此,你会谨慎对待每次投资,我们人生做出重大选择的机会,可能也就20次左右,如果每次都能避免一点事后看起来低级错误,那现在的人生会怎样?

首先,我没看过这本书,但听完一遍后,把核心方法整理出来,我基本上获得了书中的知识,在这里把书中经验分享给大家,也为了时时提醒自己。

 

 

在我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世界,我们却常觉得焦虑不安、难以入眠、脾气暴躁,你有想过自己的身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其实,这些都是过于敏感的生存本能发挥了不必要的作用。只要一点不适,你的生存本能就会受到刺激,从而给我们的健康和幸福造成极大的影响。

前4章介绍什么生存本能,5到7章介绍生存本能的好作用与坏作用,重点是第8、9章解决方法,第10章是更高级的灵活运用。这里我把第8章“ 15个简单的策略帮助你保持沉着泠静 ”方法介绍给大家,我们不用全做到,只挑自己喜欢的几个方式:

 

  1. 摆脱对现带科技的依赖;
  2. 珍惜和忍耐不完美;(追求完美的结果:1、焦虑;2、拖延)(完成好过完美)
  3. 限制感观通道;(比如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一边玩手机。几件事同时做不单单是效率不高,最重要的是容易造成焦虑)
  4. 睡前让自己放松,给自己一个良好睡眠;
  5. 给各种事放慢速度;(一年能做几件事就行了,人生还长,能做多少做多少)
  6. 不要拖延;(做事可以慢,但要果断!君子居易以俟命 小人行险以侥幸)
  7. 不要强逼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有的事做不了,就坦然承认就好)
  8. 接受不确定性;
  9. 戒掉易怒的习惯;
  10. 生活要规律;
  11. 拓展心里的舒适区;(学习亦是如此,挑战舒适区才能成长)
  12. 让自己休息片刻;
  13. 延迟满足;(樊登说他小时为了吃排骨,拣了半个月小树枝,用小树枝炖了一锅排骨,妈妈只让他一顿只一块,结果第三天肉都臭了,为这事妈妈难过了好久。这些年过去了,他还记得吃第一口排骨的香味。)
  14. 放空自己;(忽然什么都不想了)(为什么有的人一有空就看电视、玩手机,就是不愿意面对自己)
  15. 进行适度的体息锻练;

 

上面是关于生活技巧方法的15个方法,下面介绍更高级的3个心理技巧:

  1. 培训双重感知能力;(比如你在家里工作,小孩在客厅吵来吵去,你要感知这些声音,但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虽然小孩在吵,但不影响我此刻工作的心境,我的心与小孩的声音共存)
  2. 感恩;(心怀感恩时心情愉快,如果心烦意乱时,在纸上写出5位值得感恩的事,你会发现一天心理都非常好)
  3. 爱心和同理心;(同上)

 

首先声明,我没有拖延症,写这篇文章是昨晚睡前听了樊登讲的这段音频,当时睡下了,手边没有工具整理记录,今天早上通过写文章的方式,整理思想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原文在樊登读书会 app里的《终结拖延症》一节,喜马拉雅也有,都需付费。图书名称《终结拖延症》,作者威廉.克瑙斯。

樊登在解读这篇文章中,分为四步分析、归类、解决、自检。我觉得讲的比较复杂,我把拖延分为4类并附上解决方法,发现有拖延情况就对号入座,并且每天给自己安排5件要做的事。

 

 

(1)期限性拖延

有时间节点的任务,但只有最后一刻才完成。

解决方法:在我之前学PMP中也有这种案例,叫职场帕金森解决。我建议用“每天做完6件事”方法。

 

(2)个人事务拖延

没有明确的期限,无休止的拖延下去。

解决方法:我喜欢把大任务分期成小任务,只做一个小任务,非常小的任务。比如说我只看5分钟书,我就写100个字,一旦机器开始运作,后面就会很容易。

或是“把背包扔过墙”,意思是想爬一个墙,就先把背包扔过去,然后再去想办法,那时是一定有办法。比如我想学画画,就在博客上连载“33天学习画画”,每天更新一篇博文,让网友监督。

 

(3)简单拖延

就是不作为想偷懒,认为很简单,很快能完成,思想松懈而不去解决。

解决方法:1分钟之内的事,马上就去做,不要犹豫。1分钟以上的事,记在记事本中(我推荐“有道云笔记本”),然后用“每天做完6件事”方法。

 

(4)复杂拖延

任务周期长、结构复杂、需求不明确,或对自己有完美主义,或自我怀疑。

解决方法:复杂任务,从只做最简单的部分,从最小的地方做起。完美主义或自我怀疑,用facebook一句话,“完成好过完美”,不管三七二十一用最快的方法做完再说,这个时间是最高效,最有创造力。

 


 

原文说每天完成6件事,我先从5件开始,完成的好再慢慢加。今天要做的事:

  1. “清洁能源”设计稿加标注、切片;
  2. 把近期UI组的设计稿汇总、整理,提取公共组件,上传SVN;
  3. 带小狗洗澡;
  4. 写一篇“漫威:未来之战”玩后感文章;
  5. 完成画册初稿;

《骑士团长杀人事件》又被译为《刺杀骑士团长》、《杀死骑士团长》,因为还没有中文版出版,都是一些民间野生字幕组网友热心翻译,感谢感谢!可惜我只找到第一部的译本,第二本没找到,所以就谈一谈第一部的读后感。

第一次读村上春树的书是《挪威的森林》,剧情已经记不太清楚,但只记得是本小黄书,里面很多赤裸裸性爱碎片。现在这本书里又有很多性爱花絮让读者心潮澎湃,能这样多年坚持自己的风格,真是佩服佩服,不知中国出版局要怎么过审。

上周五的温暖午后,正想着如何打发时间迎接周末,随手翻到这本书,没想到一看就不可收拾。评判一本好书,是让读者去追着阅读,不舍得合上。

不过,第一本书读完之后非常不爽,第一部看完,好像高速上开120码的汽车,踩了一脚急刹车。这套书完全没有必要分为上下部,我严重怀疑第二部能不能把坑填上。


OK,下文开始有剧透

我最佩服的这本书有两点,

第一是千头万绪的支线,不知道哪条是和主线有关联,这也是引起我想向下阅读的兴趣,作者对主次、节奏的把握非常熟练老道,散而不乱;

第二是对心理和事物的描述,非常有艺术性和哲理,比如文中对绘图这件事的描写,“相信线的力量,相信线切割出的空间的力量。并非由我诉说,而是让线与空间诉说。线与空间的会话开始后,颜色便也开始,而后平面徐徐转变为立体的身姿。我必须做的,只是鼓励它们,助其一臂之力,而不去妨碍他们。”,我平时的工作也和绘图有关,千百次接触画布,却从未有这样的感触,但被作者这样一点拔,好像正是我平时的状态,是一种对生活的提炼升华。

关于剧情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主角是肖象画画家,他的妻子出轨后,主角开车出去旅游散心,途中有一次艳遇,回来后辞去工作,在小山谷中租了间房子隐居起来,这个原房主身后有一大堆秘密,这时有个主顾高价请他出山画肖象画,而这个主顾身后又有一大串密秘,而伴随着这个人的出现,又出现了灵异事件,出现了骑士团长……

刚才介绍的剧情只有三四个转折和伏笔,其实展开了说,还能细分很多内容,完全没有看懂作者像说什么,高潮都放到第二本书里了。


最后,我来猜想下未来的剧情,妻子、主顾、房东等真实人物,都可以有一些自圆其说的解释,最难圆的是骑士团长灵魂,如果只是一两笔朦胧带过还好解释,可以说是磕药、梦游等,但用了大笔篇幅、光天化日的出场,那就不能不给一个合理解释。我觉得有几种可能:

(1)骑士团长是主角自己的臆想,他可能在山谷中隐居久了,造成人格分裂像,真实大白后回归现实,类似《闪灵》;

(2)把骑士团长是串联剧情的过客,慢慢的骑士团长引出二战的中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后,把每个角色串联起来,自我淡化掉后,把注意力引到主线剧情中,最后本书在一个深思中结束;类似《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3)骑士团长有使命在身,主角帮助他完成一段史诗级任务;也许还有其它异灵,其中有摩擦和碰撞,那就写成《星球大战》、《变形金刚》;

(4)最后一种是烂尾,作者也说不清楚,含含糊糊的一笔带过。类似《盗墓笔记8》

总之,值得推荐,期待第二部!

好的作品想要评论总是很难下笔,就好比像问大家《冰与火之歌》、《越狱》、《活着》看了之后觉得怎么样?

​我就谈两点大家很少关注的角度,第一是本国人描写国外故事时,因为受思想观念、文化差异、历史背景影响,被知识面丰富的读者看了总有“跳戏”的感觉,但这部小说描写的英国伦敦生活和当时人思想写的入木三分。能看出作者有很深的生活体验和文笔功底,让读者快速进入那段波澜、畸形、繁荣、虚荣的时代。第二,本部书的主角只是用来穿针引线,老舍是想给大家展示中国的国民性,真正的主角和希望放在了伙计李子荣身上,也是留给大家的中国希望。​​

二马这本书淹没在浩瀚书海之中默默无名,这里给大家推荐出来,希望大家能喜欢。不方便读文字,可以听喜马拉雅有声书或爱奇异的陈道明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