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行者》

近段时间六小龄童的事被传的沸沸扬扬,主要总结起来几点:(1)说话不慎重,脱口而出或场合不合适,好说教;(2)有自恋情结,认为自己就是孙悟空的代名词;(3)接低劣的广告;(4)行为张扬,脾气不好。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点,看《行者》这本书。

因为在公众场合的表现可能是断章取义,不能作为全面观察的视角,从自传能很好的看出一个人内心世界,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很可惜,我找到的答案很不理想。因为:

一、文笔差

里面的文章基本上就是大白话,像是博客内容合集,主要是记载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少有深度的见识和议论,可以感到文学功底欠火候,我甚至怀疑是他的材料让别人代笔。

目录设计为“遗言痛、劫少年、命本无”等立意的名称,还为每个目录配上诗经、孟子等精句,但这让人不好理解,并且诗文和内容关联不大。目录设计精绝的书,我只读过一本《清明上河图密码》,每篇目录都让人拍案叫好,而且紧扣内容,还留下悬念。

二、内容散

相信来读这本书的人,基本上都是想要多了解演孙悟空的心得体会,和拍西游记前后发生的故事,如果能对社会上的负面评论、和杨洁矛盾、西游记2的差评等做个交待就更好了。但大概只有3个章节交待他的西游故事,其它的是他的世家、获奖、收藏、心灵鸡汤等,没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三、有点做作

我看过郭德纲《过的刚好》给我留下的是人生起落、低调为人的映象,于谦《玩儿》给我留下洒脱和跳出的处事态度,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的对年青自己的荒唐嬉笑怒骂,对兄弟的有情有义大哥风范,成龙因为这个自传因为写的太用力,还得罪了一些人。这些自传有个共同点,就是戏里戏外的形象保持一致,是人格的补充和扩展。

但《行者》这本书,总让我觉得脚不踩地,感恩的话说不停、佛法的仙气也在字里行间,但和他留给我们日常映象不太相想符,特别是很少有关于负面和失败的故事介绍,有一些基本上都是一笔代过,不痛不痒。而且对得到的荣誉、获的奖项、见的名人、去的地方都介绍的清清楚楚,连家人的荣誉都有介绍,给人一种自恋的映象。

 

最后,对比杨洁《敢问路在何方》全书就围绕着西游记的心酸、欢乐的点点滴滴故事,这也能看出做人的差距。我能看到西游拍摄的不易和孙悟空角色取得的成功,但还是劝一句,激流勇退,低调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