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像这本深刻的教学类书籍,是出自25岁、未婚、法律专业、兼职老师之手。作者通过家教的方式,把带过的小孩挑选出9个典型,深刻分析每个小孩内心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出自己探索的教育方式,没有复杂的理念、没有强大的学术观点、没有太多说教,这9个故事就像星星之火在我内心燎原,很庆幸自己的小孩没有这9个故事中的问题,但庆幸之余也让我合卷深思,为什么会有这类沉重的事发生。
第8个故事让我映象最深刻,先是从孩子角度,聊起自己的成长历,在5年级之前都很幸福美满,直到6年级有次下课时,几个同学下课玩闹把主角推搡在地受了伤害,晚上回家因轻微脑震荡呕吐让妈妈知道,第二天妈妈去学校把班主任和所有当时打闹的学生、家长叫过来“清算”,并以胜利者的姿态把所有人脸面无情践踏。从那时起主角就与同学们有了隔阂,本以为到了初中可以缓解,没想到同学们对旧事还追着不放,此时在孤独中认识了一个“女神”同学,但这段恋情也被妈妈发现,并无情的拆散,而且就在初三临考时转校,从此主角就更彻底的自暴自弃,还放弃高考,最后只上了普通高中后,到了高中又因为一次英文挂科,母亲又去和老师“理论”,这个高中老师不像小学班主任失了方寸,反而义正言辞的一番说辞让母亲情绪从暴怒到痛哭、哀求、恶毒讥讽,几次猝不及防的转变,所有在场的人惊愕的目瞪口呆。
我也被这样的故事情节吸引深深吸引,正在为小孩的身世和遭遇叹息时,情节戛然而止。而换上妈妈视角把故事再叙述一遍,虽然主线没太大变化,但剧情几乎被颠覆,我还处在判断两方孰是孰非的问题上,高中老师现身聊起这件事的时候,我这回彻底凌乱了,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罗生门。我的观点不是各打50大板,妈妈的在教育主导上是强势的一方,小孩是在斗争中畸形成长,而老师是相对无辜的躺枪角色。
这个故事不展开太多,请大家自行阅读和感受。本书的核心在于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成了主导人,而忘记了平等、尊重、鼓励、认可。在社会这个大漩涡中,放大自己的焦虑,如果读完这本书你也能收获到一点点认可,那我要与您隔空握手。作者是台湾人,笔风温和细腻,文中常有些生僻字让人措手不及,在查阅之后又觉得非常舒适恰当,就像彩蛋一样,不知道是台湾的风格如此,还是作者文采高超。我觉得这本书可以排在今年读过的书中前三名,希望大家能喜欢,推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