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的春节,不知为何突然冒出个想法,要挑战自己的极限,一年读150本书。为什么要读150本书呢,是因为我17年时,读了(听完)100本书,当时还没有使用100%的精力放在读书上,所以我觉得完全有可能做读到150本书。先说结果,全年只读完56本书,平均一周一本。
19年的读书分为三阶段,前段非常勤奋,而且上下班地铁通勤时间很长、工作也不忙、生活规则,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基本上能保持进度。中间时间因为换工作停滞了许久,年末时又努力冲刺了一波。
其实读书花费的时间并不算多,真正花时间的地方是写读书笔记,其中《电车难题》花费了3个晚上时间才写完,所以消耗了大量的时间 ,当然这是非常值得的事,读完只是第一步,写笔记回顾是第二步(实践是第三步,总结升华是第四步)。
19年过完后,这种定量读书实验让我一度迷茫,常问做这件事的意义,没读完怎么办,读完又说明了什么,读了这些书能记住多少,为了追进度只能读一些新、薄、浅的书,读大部头巨著时很难静下心来。这些问题很难找到答案,所以一度失去了目标,加上个人惰性,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再棒起书本。
有一段时间研究小熊熊好慢读书法,他的读书的方法是用kindle先通读,把重点知识划出后、通过 clippings.io 导出,整理成anki卡片,回味一段时间后梳理出脑图,最终形成读书笔记。在了解了这套方法后非常激动,认为找到读书的核心方法,尝试后发现不太适合自己,原因是这种方式虽然对知识点记的牢固和扎实,但局限性强,操作步骤复杂,让原本轻松的读书变的沉重,除非常强的自律很难做到,做学问可以用这种方法,但兴趣阅读不太适合。
回望这几年读书几个阶段,经历泛读、冲刺、精读的轮回,觉得轻松无限制的读书比较适合自己,一年50~100本是比较合理,少则懈怠,多则浮燥。愿意做学问可以停下脚步细细品味(如浮士德、十字军故事、电车难题等),内容简单或不适合自己可以快速翻阅,就算想放弃某些书也不用有心理负担,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捡起,如《子不语》放在床边,时时翻看几页,陆陆续续看了两年还没完结。读书的重点是有一颗热爱读书的心,不要有思想的束缚。
关于读书的工具和条件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kindle 是长剑,犀利轻便随身携带能文能武。实体书是宝刀,厚重深邃开卷有益。电脑阅读是长枪,主要看漫画、PDF、工具类书,目标明确,简单真接,操作方便,配上翻页器真香。手机阅读不太推荐,可以制成 anki 卡片,此为暗器,碎片时间,随时刷题。读书不限场合,只要是超过30分钟的休闲时间,都可以拿来阅读,不用介意他人眼光,他人第一次会新奇、第二次会怀疑、三次以上会敬佩。读书内容不用太多限制,兴趣所然即可,有些书可能质量不高,但读书的过程中个人品味自然提高,慢慢会选择精典和精品,只要在读书的路上就会找到人生的答案,切不可犹豫彷徨。
2020年以过半,未来我会继续读书和写读书笔记,我从来都认为读书是最好的浪费时间方式,有件值得高兴的事,我的女儿也喜欢读书,我们还成立读书会,我会给他讲书,她也会给我推荐书,非常欣慰和幸福。最后祝大家从读书中收获快乐,今天是你一生中最年轻的时候,行动起来,找一本手边的书翻看5分钟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