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3《我的阿勒泰》

我本没有看电视的习惯,但最近这部剧挺火,火到新闻、旅游、图书等都有相关的推荐,是在喜马拉雅山上看到推荐,对书名好奇就骑车随便听听,没想到还挺有意思,在听完全书后又补了八集电视剧,这里一并与大家分享个人感受。

一、书的背景

本书2010年出版,记录作者李娟十七、八岁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富蕴县下面的牧区生活,当时他们家为谋生辗转在阿尔泰深山中,与游牧的哈萨克牧人为邻,生活了好几年。这样辛苦是因为偏远的地方商品卖得起价,利润比城里高且税收少和不用交租房(住帐篷或借住空房)。因为都是亲身经历,所以才显得真实、细腻。

电视剧中出现的打工的事也真实存在,当时李娟高三没毕业,在山里呆不到一年去往乌鲁木齐的服装厂做车工,在那时用业余的时间写作与投稿。

二、书中趣事

若论书中趣事,如同《撒哈拉的故事》一样,基本上全书都是趣事,因为那个地方离我们太遥远、文化差异太多、贫富差异较大、时隔些许年代,每件不起眼的小事都会让我们细细地把玩一番,如同城市人去农家乐看什么都新鲜。

比如作者妈妈为了让当地人听明白,常制造些奇怪的名词翻译“木耳”——“喀啦蘑菇”,“金鱼”——“金子的鱼”,“孔雀”——“大尾巴漂亮鸟”,还有牧业大队集体买完裤子一群人站在柜台上换新裤子的壮观场景,闹蝗灾时最高虫密度为一万五千只/平方米(我觉得有点不可信,还特意查了下蝗虫密度资料,可惜没查到),澡堂里陌生人互相搓背,包里揣着“固定电话”在闹市中边走边打的模样,春节晚上的那三支烟花引来周边人围观和讨论 ……

本想更多地描写这些趣事,脑里却空空一片空白,不知如何下笔。但在写《撒哈拉的故事》读书笔记时,脑中的故事如收大网的大鱼一样纷纷跳出水面。可能这就是两本书的差距,但又说不上来的感觉。

三、原作与电视剧比较

综合来说电视剧拍得挺好,无论是从选角、选景、故事改编、服化道都做得很用心,让大家轻松、直观地看到阿勒泰的故事。可能因为原著是短篇散文,如同散落的珍珠没有连串,所以电视剧和原著的剧情相差八成以上,只借用原著的背景、人物和一些细节。原著可以给80分,电视剧只能70分。

  • 高晓亮是最大的问题,开场带着广东腔出场就挺突兀的,后来他又强行与妈妈发展感情线,偷玉石、收虫草实在雷人。电视剧中一定要有坏人吗,他的存在严重拉低了这部剧的评分。
  • 妈妈的角色过于伶俐,有点像王熙凤,其它她的智慧是来自于实用、妥协、乐观,并不是天生的外向社交人格。
  • 帮妈妈要账的事但凡有点智商、情商是干不出来的,存在即合理。原著里有挂账,但就是块儿八毛,欠得多小本生意也难周转。
  • 苏立坦与巴太父子是虚构的,但人物选得挺好,性格也挺搭,个人挺喜欢,只是安检收刀、干部收枪有点生硬,记得读书时我的新疆同学在内地上学时都可以带刀,当时尊重民族带刀习惯,不知现在如何,可能是想弘扬主旋律吧。
  • 女主和巴太的感情线一言难尽,出场用弓箭叫停母女,中间磨磨叽叽,后面杀马等事都把我惊呆了,编剧是想刻意制造点爱情和高潮吗。
  • 带两个小孩的托肯比较还原原著。
  • 小卖店是在房子里,有两间屋大小,有货架、柜台、电话、椅子等,商品还挺丰富,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转场只是闲时想增加点收入,住帐篷毕竟不太舒服。

好在电视剧只拍了八集,从第六集开始人物关系复杂后,能明显感觉编剧控制不住故事的发展,观感体验急剧下滑。

千里马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世上本不缺少美的事物,只是缺少发现的人,希望更多一些这样的书出现,如《呼兰河传》《撒哈拉的故事》《徐霞客游记》等,带大家认识更多的地方,开拓更多视野,发现更多美好。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