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5《智变时代:AI驱动的新工业革命与人类未来》

AI的列车呼啸而过,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有人选择上车,有人选择观望,有人无动于衷,而我作为一个想上车的观望者,正好借助这本书,了解了AI的冰山一角。本书虽只有5万字,但知识密集、观点新颖、论述清晰,值得推荐。

但本书的专业性较强,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科技行业的了解方能更好理解。如果能结合个人对未来发展的洞察,来和本书内容交互验证,更能受益匪浅。

一、模型

AI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算法+数据+算力”。算法就是模型,比如求1+2+3+………+99+100的结果,可以用计算器逐个计算,也可以用1+100、2+99………的方式速算,那各公司的模型优劣就能快速拉开公司的技术实力水平。

在第一章,书中就介绍了各主流公司对模型研究的军备竞赛,特别是ChatGPT的一战成名,在行业内掀起了巨浪,分析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和重要性。可惜本书是2024年出版,没想到2025年中国的DeepSeek横空出世,让老外们哑口无言,可谓是扬我国威。

二、应用

从乐观角度来看,AI融入了各行各业,但从现实来看,“在Google Gemini中使用最多的场景就是生成每日菜谱,这个和用搜索引擎的需求基本一样”。

不过,作为应用的基础,智能OS与代理、全模态智能体等功能已具备,组织新形态、智能未来的方向基本定调,技术是可行的,应用只是早晚、深浅的问题。

三、智变

AI整个行业因为飞速发展,关注的点也一直在切换,现在正处于AI基础设施第二轮的升级浪潮之中,比如更新硬件、增加收入占比、提高电力消耗。

这里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如同《思考,快与慢》一样,AI的思考也可以分为从中心到边缘算力,边缘是指手机和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那最大的受益公司就是苹果,不但有大量的用户,还有高性能的终端,其次是谷歌和高通。(想买股票的现在可以入局)

这里提到NVIDIA公司,做为为挖金者提供工具的公司,在这波浪潮中不但赚的盆满钵满,还有三个更大的野心。一是提供超级硬件算力平台,可买可租,二是提供软件平台,可以在上面部署安装应用,三是软硬件结合,卖自动化生产机器。

四、演化

本章内容更多的是引发深思,提出了许多反常识和悖论的观点,并逐一剖析与论证,颇具哲理性。这里抛出几个有趣的问题:

  1. 算力才是王道,知识都是干扰?
  2. 强大的模型往往都是相似的,弱小的模型就各有各的弱法;就像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3. AI有可能成为一个能够自主进化的智能体吗?
  4. 宇宙回形针有可能发生吗?(AI收到指令生产更多的回形针,把所有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都清除,包括人类)
  5. 在强大算力面前,三体问题有解吗?
  6. AI智慧在哪些领域无法超过人类?(书中给出“科学”与“艺术”)
  7. 自动驾驶真正实现后,真的能做到城市变得不那么烟雾弥漫和拥堵,停车场和停放的汽车将从道路两旁消失,人们将有更多行走和休息的空间?

五、选择

本章是全文的精华,也是我最为关注的部分,AI时代到来,普通人要如何应对。

(1)职业变迁

“技术操作”比较集中的行业(物流、交通等),因为基建完成趋于饱和,随着技术的更新,需要更多的“技术维护”​岗位,这类行业要警惕。

“知识越多,工作也越多”的领域(法律、医疗、工程、科学和教育等),将会是需求激增的受益行业,这类行业要拥抱变化。

服务业(娱乐、餐饮),会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在各行各业都自动化之后,唯有吃喝玩乐的人们亲自来,这将是智能富足社会的常青行业。

(2)自我提升,重点强化三个内在能力,善用工具、抽象与整合、提问与思考

(3)科技恒大,由于智能的加入,让科技公司将变得更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