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正能量》

本来我是想找一本能帮助快速入眠,提高睡觉质量的书籍,没想到找到这本书详细介绍睡眠与身体健康、情绪、学习能力,以及常见误区的睡眠宝典。这本书非常严谨,几乎所有论断都是通过实验来说话,很少由感性和纯逻辑的推演组织,这让读者非常信服和显得作者水平专业。通篇读完后,让我对睡觉这件简单的事,有个全面的了解,把觉睡好对我们学习、性格、人生都有重大的影响。这里把我的读书笔记和感悟分享给大家,喜欢大家对睡眠和这本书更有兴趣:

  • 我们的睡眠,50%是浅层睡眠,20%深层睡眠,25%是REM(快速眼球运动期),剩下的5%是短暂清醒。(我从自己的小米手表测试结果来看也是如此,之我还不理解为什么深睡时间只有很少的时间,现在明白是什么原理)
  • 长时睡眠(10小时以上)容易出现“嗜睡”的情况,白天更容易感到疲倦。睡眠应遵循“适度原则”,每天8小时最佳。
  • 互联网上有数不清的“科学”方法,比如喝牛奶、洗热水澡、闻薰衣草、数绵羊、吃奶酷、做俯卧等,事实证明这些方法也许对部分人群有效,但不能笼统的说明有效。
  • 人在入睡后,大脑会自动对记忆进行清理,扔掉没用的事实和数据,并将白天试图记住的信息储存起来。(参见电影《头脑特工队》,没想到这部动画片有科学支持!)
  • “第三类意识”,这个概念就好像下班开车回家,但到家发现无法回忆起一路开车的过程。梦游就像在体验“第三类意识”。
  • 睡眠对学习至关重要,睡前练习舞蹈、乐器、驾驶等动手项目,记忆和准确性更高。另外如果睡眠在10小时以上,对长期瓶颈的成绩有突破作用,比如顶尖的游泳运动员的平均转身成绩提高0.1秒,蓝球运动员的投蓝命中率提高10%。
  • 学习身体技能的人不宜起太早(6点到8点之间的浅睡眠要充足),原来舞鸡起舞是不科学的。
  • 低于5分钟是微睡,对身心帮助不太大,只能减少些困顿。
  • 小睡建议在10分钟到20分钟,因为20分钟之后进入深层睡眠,这时醒来后会非常疲倦。但如果超过一小时后就经历了一个完整睡眠周期,醒来就不会有问题,还能带来各种充足睡眠的收益。所以午睡时间在20分钟之内,或一到一个半小时之间比较合适。另外,小睡十分钟的力量也非常巨大,能提高记忆力、反应速度、思维更敏锐,所以困了就打个盹吧,这是一件有着非常高效收益的事。
  • 摇晃能极大增加深层睡眠时间,哪怕是轻微的摇晃,所以能在吊床、摇椅、水床上睡觉,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 日常睡眠不足产生的睡眠债,利用周末时间睡懒觉能缓解,但不能消除。长期以往,生物钟紊乱会造成各种问题,应重视起来。

 

完美睡眠的方法:

  • 拥抱黑暗(蓝光容易保持清醒,如果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建议戴琥珀色眼镜,绿光能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感觉良好。如果要使用小夜灯,请选择暗红色,不会抑制退黑素分泌。)
  • 静谧的声音(女性对婴儿的哭闹声、水滴声、喧哗声敏感,男性对喇叭声、狂风声、蚊虫声敏感。如果居住地常有噪声,可播放惊涛拍岸的声音或是“白色嗓声”(收音机收不到广播的刺啦声)来掩盖)
  • 房间的温度在18度左右,湿度在65%,盖上一条被子最合适。过热会流汗散热不舒服,过泠会发抖制热保持清醒。请注意足部温暖,循环系统不佳的人群会睡觉时手脚冰泠引起失眠,可以穿上袜子睡觉。
  • 入睡安全感。如果对安全感在意而难以入睡,比如担心小偷或失火,可以安装烟雾报警器和报盗报警器等。
  • 把床和工作、看电视、书等与睡觉无关的事分离。床只用来睡眠和性爱,不要做其它工作。
  • 白天小憩不宜过量。一般以20分钟为宜。
  • 运动提升睡眠质量,每周建议两个半小时适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剧烈运动,入睡前6小时运动对睡眠有宜。
  • 让大脑忙起来,有科学实验,两群人分别走同样的步数,一个是在商场和旅游景点,一个是在空旷的大厅,在商场和景点的更为疲惫。所以如果平时难以入睡,就多出去逛商场和公园散步。
  • 知道何时入睡。在你打算起床的6小时前入睡,记录下用多久进入睡眠,第二天跟据前一天的从上床到进入睡眠时间的时间差,微调你的上床时间,多轮之后计算出精确的睡眠时间,长期保持。(我没试过,听着就有点难度。)
  • 睡前泡个澡,水温在41度左右。因为出水后体温会迅速下降,这正是入睡的信号。(用沐浴液效果更好,泡沫能让热度保持更久)
  • 列一份忧虑清单,很多人是因为烦心事太多睡不着,把这些事逐条记录下来,并附简单的解决方法后入睡。隔几天后再看看这些事有没有向着更恶化的方向发展,你会发现很多担心是多余的,慢慢会降低睡前焦虑难以入睡的情况。(这个方法也适用于焦虑症患者)

最后,这本书字数内容过多,学术味过重,使读起来有点艰涩,很多地方都是跳着看的,特别是关于梦、梦游、梦的解读方面,我对此不太感兴趣,于是整章跳过,梦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也能激发创意,如果大家有兴趣请一定要来读一读这本书《睡眠正能量》,再次推荐给大家。

如果想看干货,建议分15分钟只看最后一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