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丹论语感悟》之悲哀

早些年一直听说于丹对论语的解读非常火热,但那时对《论语》不感兴趣,对百家讲坛正能量也不太感冒,一直没机会拜读。昨天收拾新家,看到喜马拉雅首页上有推荐,偶然听到她的音频节目,下载下来一口气听完大呼过瘾,但听的过程中总觉得哪里不是滋味,细细回味之后觉得是如下原因:

(1)听的过程仿佛在看《故事会》,各种老套的故事拿出来说

比如:​孝敬之道的大树父母、智慧之道卢浮宫失火抢画故事、感悟之道中HR没有给凳子时看面试者座反映故事等。这些故事和论语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本来我是想听论语关于精句名段的讲解,古今思维的学术讨论。36分钟节目30分钟故事选读,真正讲论语的就几句话轻轻带过,让人觉得干货太少。

(2)故事的逻辑性、严谨性、关联性经不起推敲

比如​“蝴蝶效应”这个命题的真实性就很难考证(详见知乎“「蝴蝶效应」是伪命题吗?”),比如罗斯福父亲帮他种树,被证实是虚构的。比如“米老鼠”的出处与仁爱之道关系。比如卖花店要招人,三个人来面试,一个是科班出身,通过花语等专业素养做营销,一个经验丰富,通过牙签嫁接断花节约成本,第三个什么都不会,但她会把断花送给过路人,最后老板留下第三个人人,我觉得这很违反商业逻辑和正常理性思维,说好听点是做宣传口碑,说不好听用公家的东西当人情。请原谅我挑这些细节上的问题,可能我是理工男,对科学和逻辑非常敏感,听于丹的不恰当不真实的举例不太舒服,这也说明了于丹本人没有对故事的来源、筛选、扣题做好把关。

(3)为什么会火?

不论是于丹的解读,还是《论语》书的自身,都是一些潜显的普处之道,基本上听后点头,阅后点赞即可。为什么中国人还这样蜂拥火热的传播,我觉得和中国国民知识底蕴太浅薄,社会太浮燥有关。这些故事听起来简单、易懂,又正能量又易传播,还有教育意义。并且能和《论语》这样高大上的书名挂上钩,儒家精典、中华国粹,说出去好听又有面子。也解释了《三体》、《经济解释》等好书只能在小众范围内引起关注。

(4)没有可操作性。

有人问樊登,为什么你的读书会大部分解读的是外国人的书。樊登说,外国人的书会把复杂的事情拆解成简单的原理,并可提供一套可行性方法去验证书中的内容。于丹的《论语》听完之后,我就记住几个小故事,但真正想通过方中的方法去指导工作生活,就非常困难。​比如交友之道,三种益友三种损友;比如智慧之道的识人;学习之道的乐学,这些就非常务虚。而《爱有8种习惯》、《成功人士的7个习惯》才是真正提供科学方法务实的好书。
​———————
用段子注解古文,用正成量装载鸡汤。
这种听的时候让读者下定决心改变,事后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这是一种对自信、热情打击,也是于丹论语热后对社会不负责任行为。
我们要做的是提高综合思想和眼界水平,多读书少喝汤,才能明辩而不随波逐流,所以听于丹讲论语,我觉得悲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